样带都没,直接拉黑。
挂掉最后一个电话,她打开社交平台。
页冷冷清清,她的动态几乎沉底。
昨天的《主权》片段,点赞不到两百,评论区只有几个铁粉问“为什么听不到完整版”
。
她点进陈薇薇的主页。
对方刚更新一条视频,标题是《今天也努力做真实的自己》,播放量已经破百万。
评论区热评第一:“你比林清歌真诚多了,她现在只会些听不懂的音乐。”
她没动怒,反而点开评论区,找到自己三个月前留过的一条互动痕迹——那是陈薇薇第一次尝试素颜出镜,她回了句“光线可以再暖一点”
。
她点进那条评论,长按,复制链接。
然后新建一条短视频,只放《主权》的钢琴动机,十五秒,黑白画面,字幕写着:“这歌,不为流量,为活着。”
设置为“仅粉丝可见”
。
最后,她把这条视频,悄悄回复在那条旧评论下,顶到自己可见的第一位。
预计不会有爆,但她赌有人会顺着旧互动翻出来。
只要有人听,就有火的可能。
做完这些,她打开离线文档,新建一页,标题:声音明信片计划。
内容很简单:粉丝支付九块九,可获得一段她亲手录制的语音祝福。
内容不限生日、考试、失眠,甚至可以是“想听你叫我一声名字”
。
每条都现场录,不修音,不重来。
她不打算公开宣传。
只在下一条动态里轻描淡写提一句:“最近在录一些小声音,送给需要的人。”
写完方案,她合上电脑,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。
里面是母亲上个月的缴费单,红色印章盖着“限期结清”
。
她翻到背面,用铅笔写下:香氛合作预付3o,预计到账18万;赛事奖金3o万;声音计划按每天1oo单算,月入近三万。
数字还是不够,但不再是死路。
她把信封塞回抽屉,起身去厨房倒水。
路过镜子时,看见自己眼下的青黑比前两天淡了些。
她没多看,转身回房,打开录音设备。
今天要录三条语音样例。
第一条:“祝你今天能吃上热饭,睡个好觉。”
第二条:“你不是一个人,我在这儿。”
第三条她犹豫了一下,轻声说:“妈妈,等我。”
录完,她检查音质,每条都干净清晰。
她把文件拖进加密文件夹,命名:明信片_oo1-oo3。
刚存好,手机响了。
是香氛品牌来的合同扫描件,附言:“期待与真实的声音合作。”
她正要回复,耳钉突然一烫。
不是持续热,是瞬间灼烧,像被针扎了一下。
她下意识摸上去,金属表面却冰凉。
她盯着耳钉看了两秒,没摘。
而是打开手机,点进社交平台,找到那条藏在评论区的《主权》片段。
播放量显示:12万。
三分钟前,有人转了那条评论,附文:“翻到林清歌三年前的互动,她现在的歌,原来是从这儿开始的。”
转下面,第一条评论写着:“听哭了。
她妈妈还在等手术,我们能做点什么?”
她没回复,也没点赞。
而是打开银行app,新建一个收款二维码,备注栏输入:“声音明信片·期限量1oo份”
。
然后她把二维码截图,到个人主页,配文:“试运行。
录完即止。”
送成功后,她摘下耳钉,放进屏蔽盒。
盒子合上的瞬间,电脑突然弹出邮件提醒。
她点开。
【星海原创大赛】初审通过通知,您的作品已进入盲听评审阶段,编号a-739。
评审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