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质上有明显得不同。
王善一温和胆小,低眉顺眼,过得小心翼翼。
王元娘锐利自信,满脸笑容,大大方方。
皇帝看着各处递来的礼单,眉飞色舞,觉得这场大婚挺划算,大礼收得手软,他的私库增加了一倍的东西。
王皇后看皇帝一眼,笑笑:“陛下,咱们大婚,宫里宫外都忙得不可开交,现在大局已定,当论功行赏。
特别是后宫的姐妹们,得让妾来放赏,您可不能把各处献上来的东西全充入自己的私库啊。”
皇帝心里一咯噔,不过他马上露出笑脸:“还是皇后想得周到,是该赏,皇后拿个章程,赏了吧。”
王皇后吩咐马忠:“马总管,本宫那里需要配置的人员都到位了吗?”
马忠笑呵呵地道:“宫里有定例,皇后娘娘可以有一个总管,配十六名太监,十六名宫女。
名单备下了,请娘娘遴选。”
王皇后点头,拿过名单看了一眼:“马总管,叫马明给本宫当大总管吧。
他之前负责后宫的打扫,对地形和各处熟悉。
十六名太监给找些忠诚能干的,宫女找温厚有耐心的,都在二十岁左右的,太老或太小的不要,太机灵活泼的不要,爱说爱笑的不要。”
马忠心里有数,他是王相的人,早就商量过安排好了。
满面笑容地应了,又看皇帝的脸色,看皇帝也没有反对的意思,便遵命照办了。
皇帝笑道:“明珠刚进宫,就这么了解情况了,看来事先调查了不少情况。”
王皇后笑笑,解释道:“陛下,臣妾出身不显,空降成一国皇后,后宫里妃嫔多有不服,肯定要做下眼线。
马明这人在宫里自成一派,跟哪个宫也没有直接联系,好掌控。
妾自来不喜欢多嘴多舌,眼神乱转的机灵鬼,就喜欢沉静自持,懂规矩的下人。”
晚上,皇帝又来缠明珠,她就有些推拒了。
皇帝有些不满:“明珠,才刚成婚,你就开始嫌弃朕了?”
王皇后笑了,她有个情况,还没顾上跟皇帝说呢。
这会儿只得解释:“怎么会呢?妾有件事要告诉陛下,腊月初二的事还记得吧?咱们也是有缘,妾腹中有孩子了,才一个多月,神医谷的张思星给诊出来的。”
皇帝一怔,自年前腊月初二两人定情,之后也私会过几次,怎么这么巧?皇后又不是二十来岁小姑娘,身体状况亦不是最佳,怀孕倒是迅捷。
王皇后道:“妾梦见青衣君了,姐姐说妾年龄不小了,实在耽误不起,得赶紧给陛下生个嫡子才好。
原来还好笑,这个年龄了,哪有那么容易,没想到借陛下的龙气,心想事成了。”
皇帝一听青衣君,松口气,这孩子是在青衣君祠有的,肯定是青衣君保佑。
将来,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,要是个男孩,那就是嫡出皇子啊。
想到这里,心情好起来,脸上的笑容压也压不住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新婚七日之后,一切恢复正常。
皇帝住在太极宫东殿,每日得按时上朝。
皇后选太极宫西边的坤宁宫,把自己的嫁妆安置在这里,还让内侍省下来许多摆设。
虽不至于说金碧辉煌,却处处透露着低调的奢华。
马明一步登天,成了皇后跟前的大总管。
他心里明白,这是给王相和马太监面子,把自己划归自己人的范畴。
心里又感激又得意,准备大显身手一番,帮助皇后娘娘坐稳后宫。
皇后交给马明的第一件事,买五百只鸽子,放养在皇后花园里,每天喂几盆稻谷。
皇后还选了一个二十二岁自梳的姑姑慧真做坤宁宫女主事,负责管理坤宁宫的下人们。
六局二十四司的人员配置暂时没怎么动,还维持现状。
提拔了一位叫徐四英的女子做尚宫局的司正,徐氏识字,有一身好武艺,刚直孤僻,不讲人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