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长孙氏听了,收起眼泪,点点头。
跟儿子说:“行吧,你妹妹指望不上了,以后娘就指望着你呢,我的嫁妆都给你带走,将来我老了,就去你那里养老。”
王侍郎点头应承,扶着母亲回她的住处。
第二天,王侍郎拿了几十个小黄金锭子,每个差不多有二两的重量,挨个去拜访几个王家族老。
到人家里,把他爹写得断亲书拿出来,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。
然后,每家送上一对金锭子做拜礼,请求族老们开祠堂,把他一家另立门户。
族老们思虑一番,王家也就是从王御史才入仕,底蕴不深。
王善先能耐,年纪轻轻就是正四品礼部侍郎了,外祖家也厉害,前途无量,是王家最能耐的子孙。
他这么抬举自家,自家当然要助他一臂之力,别叫王尚书那个糊涂蛋给耽误了。
商量好,本家有一个早逝的神童王子安,当年一篇《登泰山》精彩绝艳,可惜英年早逝,没有后人。
王子安与王尚书都出了五服,勉强算是一个宗族,反正是王家子孙,就过继给他当嗣子。
中原大陆都讲究宗族议事,宗族决定的事,个人是没法子反对的。
开了祠堂,族谱一改,在王子安名下添加了王善先全家,从此之后,与王守仁就是本家亲戚,出了五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