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东北的荒郊野岭,尤其是那些古战场、乱葬岗或是年代久远的老渡口附近,有时会在特定的时辰,出现一种神秘莫测的“鬼市”
。
这集市非人所设,灯火朦胧,人影幢幢,交易的也非阳间之物。
活人若是误入,福祸难料,若是买了东西或是泄露了生气,往往会被缠上,难以脱身。
这故事生在黑龙江一个叫“老渡口”
的荒凉江湾。
早年间这里是个繁华的渡口,商贾云集,后来江道改流,渡口废弃,只剩下些残破的栈桥和几间歪斜的窝棚。
据说清末时,一伙运官银的漕船在此遭遇土匪,双方火并,死伤惨重,官银沉入江底,无数冤魂也留在了这片滩涂上。
自那以后,这老渡口就邪性起来,尤其是每逢农历十五月圆之夜,江边常会凭空出现一个热闹的集市。
这年中秋,一个叫马老三的跑船汉子,运一批山货去下游。
他仗着水性好,胆子大,常走夜船。
这天夜里,月明如昼,江上起了浓雾,船行至老渡口附近时,橹桨突然碰到了水下的暗桩,卡住了。
马老三折腾了半天,也无法将船弄出来,眼看雾气越来越浓,他只好将船暂时泊在江边,准备等天亮雾散了再想办法。
他拴好船,跳上江岸,想找个背风的地方抽袋烟。
就在这时,他隐隐约约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喧闹的人声,中间还夹杂着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。
马老三心里奇怪,这荒郊野岭的,又是大半夜,哪来的集市?他好奇地循着声音走去。
穿过一片芦苇荡,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!
只见原本荒凉的江滩上,此刻竟是灯火通明!
雾气中,浮现出一个个摊位,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,只是那灯光都昏黄昏黄的,像是蒙着一层毛玻璃。
摊主和顾客人来人往,穿着打扮五花八门,有清朝的马褂,有民国的长衫,甚至还有更古老的服饰。
他们交易着各种物品,有古旧的瓷器、生锈的刀剑、看不出年代的珠宝饰,还有一些奇形怪状、根本不认识的东西。
整个集市热闹非凡,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。
所有的声音都像是隔着一层水传来,模糊不清;那些“人”
的脸色在昏黄的灯光下,也都显得异常苍白,表情呆滞,行动间轻飘飘的,没什么声响。
马老三心里直毛,知道自己可能撞见传说中的“鬼市”
了。
他想悄悄退走,却被一个摊位上的一样东西吸引住了目光。
那是一个摊卖各种零碎杂物的摊位,摊主是个干瘦的老头,穿着一身破旧的黑布棉袄,低着头,看不清脸。
摊子上摆着不少生锈的钥匙、破碗、旧烟袋锅之类,其中有一枚翠绿的扳指,在昏黄的灯光下,竟散着温润柔和的光泽,一看就不是凡品。
马老三跑船多年,也算有点眼力,觉得这扳指像个老物件,说不定能值几个钱。
贪念一起,就把害怕暂时压了下去。
他蹲下身,拿起那枚扳指仔细端详,触手冰凉滑腻。
“老板,这个……怎么卖?”
他试探着问。
那干瘦老头缓缓抬起头,露出一张毫无血色、布满褶皱的脸,一双眼睛空洞无神。
他伸出三根枯柴般的手指,用一种仿佛从喉咙里挤出来的、飘忽的声音说:“三……三个……大钱……”
声音冰冷,不带丝毫感情。
马老三心里咯噔一下,更确定这不是活人了。
但他看着那枚诱人的扳指,又想着价钱如此便宜,便咬咬牙,从怀里掏出三个铜钱——这是他准备明天上岸买酒喝的——递了过去。
那干瘦老头接过铜钱,看也没看,就塞进了怀里,然后便不再理会马老三,重新低下头。
马老三赶紧把扳指揣进怀里,转身就想离开这个邪门的地方。
可他刚走没几步,就感觉不对劲。
怀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