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艘“南洋-1ooo型”
远洋渔船,拖着略显疲惫却难掩雄姿的身躯,依次缓缓靠上仰光港新建的专用渔业码头。
当船舱盖板被打开的瞬间,等候在码头上的南华渔业公司员工、聘请的老师傅以及看热闹的民众,不约而同地出了倒吸冷气和惊叹的声音。
船舱里,密密麻麻,银光闪耀,堆积如山的,是南洋人以往只在画报上见过的巨大海鱼。
尤其是那几条被特意摆在最上面、体型流线、闪烁着金属般蓝黑色光泽的大家伙,更是引人瞩目。
“老天爷,这……这是鱼?这怕是成精了吧?”
一个从滇省来的老移民揉着眼睛,不敢相信。
南华渔业聘请的、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带着徒弟们上前验货,声音都激动得变了调:
“好家伙,这是黄鳍金枪鱼。
看这个头,普遍都得有一米五、六长,重量估计在一百五十斤到两百斤之间。”
他指挥着徒弟测量其中一条格外肥硕的:
“这条……体长一米八,估重二百三十斤,极品。”
按照老师傅的经验,这种规格的金枪鱼,出肉率大概在六到七成。
也就是说,一条二百斤的金枪鱼,能取出至少一百二十斤的优质鱼肉。
其中最适合做生鱼片的大腹、中腹部位,能占到一成半到两成,也就是二十到三十斤,这在市场上是价比黄金的部分。
码头立刻变成了忙碌而有序的加工厂。
工人们按照培训的流程,将金枪鱼吊运到特制的放血槽,进行精细处理。
“快,放血必须彻底,不然影响肉质和保存时间!”
“小心点,别碰坏了,这些可都是金疙瘩!”
另一边,大量的鲣鱼、马鲛鱼、沙丁鱼被传送带直接送往旁边的罐头加工厂。
还有一筐筐活蹦乱跳、几乎有成年人小臂长的大对虾,被单独分拣出来,准备制作高端罐头。
在办公室里,郭修听着下属的初步统计汇报:
“郭总,初步清点,五艘船总渔获量预计过一千一百吨。
其中,高价值的金枪鱼、大型石斑鱼占比约百分之十五,过一百六十吨;大中型经济鱼类如马鲛鱼等约百分之四十;
沙丁鱼、鲣鱼等约百分之三十五;对虾、蟹类等海产约百分之十。”
“根据目前国际市场行情估算,仅是那一百六十吨高端金枪鱼和石斑鱼,急冻后运往星洲、约翰本土乃至白鹰西海岸,价值就可能过六十万刀。”
“其余近千吨经济鱼类,大部分将进入罐头生产线和鱼粉加工厂。
即便按保守的罐头和鱼粉价格计算,其产值也在二十万刀以上。”
“扣除此次航行的油料、补给、船员薪酬、设备折旧等所有成本,初步估算,单次航行净利润……不低于25o万南洋元。”
25o万南洋元,那就是五十万刀。
在45年,这是一笔巨款。
足够再买下一、两艘“南洋-1ooo型”
渔船了。
次远航,就实现了惊人的盈利。
-----
渔获的处理和销售环节更是让人大开眼界。
在南华集团新建的现代化加工厂里,工人们穿着白色工装,在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。
金枪鱼被分割成不同的部位,最好的部分进行急冻,准备空运或冷藏运输至高端市场。
大量的沙丁鱼、鲣鱼则被送入轰鸣的罐头生产线,清洗、去头去内脏、装罐、注入特制盐水或橄榄油、密封、高温杀菌……一盒盒“熊猫牌”
鱼肉罐头快下线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虾罐头生产线。
除了传统的盐水煮原味,南华集团的食品研部门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“五香”
和“麻辣”
口味。
“这能好吃吗?”
一个本土的马来裔华人工人好奇地问。
“试试呗,听说这是根据民国西南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