蔓延。
四方馆,艾琳公主的居所。
她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。一次宫中举办的赏花宴,受邀的除了皇室成员、重臣家眷,也包括了她们这些身份特殊的外邦使者。艾琳精心打扮,既不过分张扬,又充分凸显了她异域的风情和高贵的气质。她在宴会上举止得体,当被问及拂林风物时,她不仅描述了君士坦丁堡的雄伟,更巧妙地引用了荷马史诗中的句子来比喻大唐宫殿的辉煌,展现了其不俗的学识。
她的出现,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,包括李琰的。皇帝在她上前行礼时,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,问了几句关于拂林典籍翻译的进展。艾琳心跳加速,努力保持镇定,用略显生涩但发音清晰的汉语回答了问题,并趁机表示,自己正在努力学习大唐文化,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天朝上国的博大精深。
李琰点了点头,并未多言,便转向了其他人。但这短暂的接触,已足以让艾琳心潮澎湃,也让旁观的索菲娅看到了希望。
索菲娅自己的“学术交流”也取得了一些进展。格物院的一位博士对《几何原本》表现出了浓厚兴趣,甚至开始与她讨论其中一些公设的应用可能。她适时地将一些翻译好的、关于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的章节,通过上官婉儿,呈送给了李琰。她在附上的短笺中,没有过多涉及个人情感,而是纯粹从知识的角度,探讨这些古典智慧与大唐格物之学的异同。
这一次,李琰给了回应。不是给索菲娅个人,而是在一次召见格物院官员时,提到了这些西方典籍,认为其“逻辑严密,颇有可取之处”,下令格物院组织人力,系统翻译和研究其中有益的部分,并可尝试与大唐已有的技术进行印证和融合。
这对索菲娅和整个拂林使团而言,是一个巨大的鼓舞!他们的文明,终于以一种被认可的方式,开始融入大唐的肌体。索菲娅知道,这条路很长,但方向似乎是对的。她看着艾琳公主眼中对李琰那难以掩饰的仰慕与期待,心中暗暗叹息,不知这条“美人”与“智慧”并进的道路,最终会将拂林引向何方。
黄金的诱惑带来殖民地的阵痛,储君的怒火搅动朝堂的暗流,而异域的美人与文明,则在帝国的中心,小心翼翼地寻找着生存与发展的缝隙。东西方的故事,在欲望与权力的旋涡中,愈发深刻地交织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