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弹、射击、冲锋、倒下。幕府军的亲藩子弟们,喊着"为德川家光效忠"的口号,冲向西军的火枪阵;西军的杂牌军们,想着"死了能换块地",红着眼睛往前冲。
汤胖子看着这一幕,突然放下茶杯:"不行,我得下去吐会儿......"汤正却盯着战场,若有所思:"德川家光撑不了多久了......后方的普代大名们,已经开始偷偷联络咱了。"一把刀咧嘴一笑:"那咱就等着收网?"新佑卫门望着天边的夕阳,轻声道:"这百万人的血,终究是要有人来买单的......"
西军与幕府军在关东平原血战满月,50万大军像两台巨型绞肉机,每天吞下上万人。可谁也没想到,这场战争就像往火药桶里扔了根火柴——全国藩主们彻底疯狂了!
"这年头,没杆火枪都不好意思出门!"昔日道貌岸然的藩主们,如今个个手提铁炮,腰插短铳,连上厕所都揣着火药葫芦。农贸市场成了军火黑市,摊主们吆喝着:"最新款明国燧发铳!买一送一!"街头混混打架,不再比谁拳头硬,而是比谁掏火枪快——"砰!"一声枪响,胜负立判。
新佑卫门坐在金山屋总部,数着白花花的银子直乐:"岛津家的独门生意,今儿个全放开!"各藩主们争先恐后把死敌俘虏送来当"猪仔",琉球群岛直接变身"日本奴隶转运中心"。壮男壮女的价格从5两银子暴跌到1两,俘虏们刚下船就被扒光衣服塞进船舱,运往南洋当苦力。"收到银子立刻买军火!"成了全日本的生存法则。实力强的藩主更绝,直接拿领地和矿产当抵押,从金山屋贷款买火铳——"老子有枪,谁怕谁!"
有仇的报仇,没仇的抢地盘。昔日互相鞠躬的武士们,如今见面就是一梭子火枪。"砰砰砰!"火光中,大家惊觉:"你个老六!火力比老子还猛!"整个日本成了大型火枪互射现场,连老太太都揣着袖珍手铳防身。
反战组织、造反组织、捕奴队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。传统老势力(没落的公卿家族)和新锐年轻势力(倒幕的浪人集团)天天掐架,拥伪王派(支持德川家光)和倒伪王派(拥护西军五人组)在街头辩论,辩着辩着就掏枪互射。"这世道,谁枪多谁有理!"成了全民共识。
金山屋更是个"人精",见钱眼开到极致——"要军火?拿奴隶来换!要银子?卖俘虏!"琉球群岛的奴隶船一艘接一艘,装满了哭爹喊娘的日本人。价格?呵,1两银子一个,还不够买一斗麦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