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的金山镇,已崛起为东方第一造船强国。上海、大连与缅甸沙廉(缅甸盛产优质柚木)三大造船厂马力全开,每月产出500吨级盖伦船4艘、飞剪船4艘,400料武装福船8艘,苍山船16艘。经过半年整编,王保国以威海水师为班底,整合金山水师精锐与新下水战船,组建起印度洋舰队主力——40艘战舰中,28艘500吨级盖伦船与12艘飞剪船如利刃出鞘。
拥有78艘主力战舰的太平洋舰队更呈四路并进之势:北美分舰队35艘战舰(含33艘飞剪船与1艘2000吨级马尼拉大帆船)、日本分舰队4艘(3艘盖伦船与1艘飞剪船)、威海分舰队1艘盖伦船,以及金山机动舰队38艘主力战舰(27艘盖伦船、10艘飞剪船与1艘1000吨级超级盖伦船)。这支横跨太平洋的舰队,是李勇手中最锋利的海上屠刀。
"传令!"七月二十日辰时,李勇在江南三号旗舰的甲板上展开海图,"王保国率印度洋舰队直插热兰遮城至澎湖航线,切断荷兰人退路;郑芝龙在澎湖南部海域设伏,阻其南逃巴达维亚;龚其胜,你亲率金山机动舰队正面突击!"他指尖划过澎湖列岛的轮廓,"我要让荷兰人知道,东方海域的霸主,已换了主人!"
巳时初刻(10时),澎湖以东北二十里海域硝烟弥漫。龚其胜率领的金山分舰队38艘战舰,与彼德舰长的20艘荷兰战舰正面遭遇。2000门明军火炮对1060门荷兰舰炮,数量与经验的天平在此刻激烈摇摆。
"开火!"龚其胜拔出腰刀,旗舰"江南三号"的40斤红夷大炮率先喷吐火舌。荷兰战舰凭借老练的航海技术左突右闪,但明军战舰的数量优势很快显现——每艘盖伦船周围都环绕着两到三艘明军战船,如同群狼围剿雄狮。
半个时辰后,东方的海平线上突然出现黑压压的船影。彼德舰长举起望远镜,瞳孔骤然紧缩——王保国率领的印度洋舰队正以战斗队形疾驰而来!28艘盖伦船与12艘飞剪船展开扇形包围网,将荷兰舰队彻底困在澎湖湾内。
"该死!"彼德舰长狠狠砸向舰炮挡板,"江南三号"的甲板上,李勇轻啜一口雨前龙井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龚其胜会意地将旗舰调整至东南风向的最佳观战位置,海风裹挟着炮弹的呼啸声与荷兰水手的惨叫,奏响了一曲海上霸权的更迭乐章。
午时两刻(12时),郑芝龙的50艘中国式盖伦船自南向北压来,形成合围之势。彼德舰长的脸色彻底绝望——128艘明军战舰(实际参战14艘荷兰战舰,另外10艘仅是武装商船)的绝对优势下,武装商船第一时间全部举白旗退出战场,而每十分钟就有一艘荷兰战舰被击沉。更致命的是,22艘新式飞剪船的速度比荷兰盖伦船快出三成,凡是准备逃离战场的战舰根本无法摆脱幽灵般的飞剪船围攻。
"升起白旗!全员投降!"当第八艘盖伦船沉入海底时,彼德舰长终于扯下胸前的海军徽章,对着江南三号的方向颤巍巍地升起白旗。海面上漂浮着残骸与尸体,6艘荷兰战舰和10武装商船的桅杆上,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帜缓缓降下。
澎湖列岛的硝烟尚未散尽,李勇已站在江南三号的船头,望着被解除武装的荷兰战俘。普特曼斯总督在热兰遮城的望远镜中,目睹了整场海战的惨烈——曾经不可一世的荷兰海军,竟在短短两个时辰内灰飞烟灭。
"通知王保国!"李勇转身对龚其胜吩咐,"印度洋舰队不作休整,直接前往淡马锡,先与南洋舰队会合!"他抬手指向热兰遮城的方向,"至于普特曼斯......"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,"让他等着接收大员的劝降书吧!"
澎湖列岛的硝烟尚未散尽,郑芝龙的"福兴号"已破浪而至,船头龙纹旌旗在咸涩海风中猎猎作响。这位曾经称霸东海的海上枭雄,此刻脸上洋溢着掩不住的兴奋——他站在船头,目光灼灼地望向停泊在澎湖湾的"江南三号"旗舰,那里正飘扬着金山镇的将旗。
"郑总兵,别来无恙!"李勇倚在"江南三号"的艉楼栏杆上,指尖轻叩鎏金扶手。待郑芝龙的座舰靠近,他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