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80小说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80xs.cc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80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水煮大明 > 第180章 暹罗安南

第180章 暹罗安南(2 / 3)

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
好书推荐: 七零娇妻,糙汉军官掌中宝 特种兵:特战精英,震撼狼牙 谁家修仙靠生子系统啊 大秦: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小马宝莉:来自星空的奇迹 从闪光幼基拉斯开始的宝可梦之旅 时空织语者 权力巅峰:美人如玉 快穿:带着二手空间去流浪 两界穿梭之七零年代

人自前明即来此经商,今已传三代矣。\"城中风俗,别具一格。土人好食槟榔,口唇常染赤色。市中有\"斗鸡\"之戏,观者如堵,欢呼声震天。又见一队舞狮者,手持狮头,随鼓点腾跃,技艺精湛。余问之土人,则曰:\"此乃'祈福舞',每逢佳节必演。\"

安南国主黎维祺,年逾花甲,犹亲理朝政。闻其重儒术,擢进士为官;又崇佛教,于城南建梵刹。余虽未睹天颜,然见衙署棋布,官服多仿大明规制。巷陌间,学子负笈而行,庠序中书声琅琅。然今国势已非昔比。闻王与莫氏余孽构兵经年,国帑虚耗。近复与暹罗交恶,边衅不断。市井传言,王已密遣使节如满剌加,欲联暹罗之敌以抗之。

薄暮登南城,遥望都邑,万家灯火,护城河如素练萦绕。忽闻梵呗悠扬,乃佛寺晚课。余喟然叹曰:安南虽在南服,然礼俗犹存华夏遗风。然强邻环伺,内忧外患,此升平之象,不知能维持几时?夜宿东市明人会馆,与乡亲谈及安南旧事。云昔者安南王曾破莫氏,混一天下,国势强盛时,尝有北伐中原之志。今虽式微,然百姓犹思安枕。余闻而慨然:此昔为大明属土,今观窗外月华,正映照此夹于数强之间的南疆故土。

1428年,黎利驱逐明军,建立黎朝,定都升龙(今河内),控制安南南部,开启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岁月。然而,1527年,权臣莫登庸篡位自立,建立莫朝,盘踞北部,安南从此陷入长达百年的分裂与战乱。

1533-1592年,南北朝对峙与黎莫之争交织,战火连绵不绝。1570年后,后黎朝虽稍占上风,但军阀势力郑氏与阮氏又趁势崛起,内斗不休。1598年,在明朝调停下,莫朝残余势力被允许偏安于太原、高平一带,成为明朝藩属,形成\"一国三主\"的畸形格局。

至崇祯三年(1630年),安南人口约300万,但实际统治权分散在多个势力手中:

郑主(统治红河三角洲):约180万人口,正规军+民兵不足10万,留守兵力5万,战象500头,小型战船500艘。

阮主(统治湄公河三角洲):约60万人口,兵力4-5万,战象100头。

莫朝(割据太原、高平):约10万人口,兵力不足1万。

武氏(割据宣光镇):约10万人口,兵力不足1万。

占城(南部残存政权):约10余万人口。

高原少数民族(不受中央控制):约10万人口。

郑氏与阮氏虽各自称雄一方,但兵力有限,且长期内耗。郑主虽拥兵近10万,但真正能用于对外作战的机动兵力不足一半;阮主则更弱,仅4-5万兵力,战象数量也远逊于郑氏。莫朝与武氏则沦为地方割据势力,兵力不过万,难成气候。

此时的安南,看似人口众多,实则四分五裂,军阀混战不休,中央权威荡然无存。当北方的清朝崛起、南方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扩张时,这个曾经辉煌的东南亚古国,正一步步走向更深的动荡与分裂……

李勇三人连夜翻阅“间谍”徐霞客的南洋见闻录,烛火摇曳间,一幅诡谲的殖民图景逐渐浮现:如今的马来群岛与爪哇大地早已\"绿化\"殆尽,苏丹国星罗棋布,伊斯兰教法取代了昔日佛寺的钟磬之声。较之郑和宝船扬威的时代,此番\"绿化\"浪潮更为凶险——殖民者不再满足于朝贡贸易,而是以圣战为名行领土兼并之实。所幸明人后裔仍在这片土地上顽强扎根,犹如荆棘丛中的野火,始终不曾熄灭。

西方殖民者的接力赛更令人警醒:葡萄牙与西班牙作为\"破局者\",尚且满足于沿海据点的香料贸易;而荷兰与英国这对\"后来者\",却已将獠牙磨得锃亮。荷兰人更是在南洋上演着赤裸裸的领土吞并——他们以棱堡为钉,将香料群岛一块块楔入版图,战舰桅杆上飘扬的三色旗,宣告着对\"香料王国\"的永久觊觎。英国人则甘当马仔,在荷兰人掠夺时哄抢残羹,更不忘四处纵火挑拨,坐收渔翁之利。

最令三人蹙眉的,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恐怖扩张。自1595年至1602年,十四家

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
新书推荐: 换经纪人后,顶流他恃宠而茶 抗战: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大清隐龙 灭世魔龙三岁半 大唐:李二!你传我皇位干什么? 大唐男保姆 红楼:我和黛玉互穿了 抛夫弃子离婚后,她火遍全球 回到汉朝当大佬 特工传奇之重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