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带队出行也是学子们和教谕们力争,老山长实在是不厌其烦,所以才去君主那里求得国书,让自己带队前往景国,自己虽是带队之人,可学子们真正尊崇的可是后面马车里的学宫二学士。
一位是儒家的大儒庄唯庸,一位是法家的大儒章端,这二位是学宫里的镇宫之宝,门下弟子无数,也不乏名下弟子才学出众身居高位,在商国也是备受尊崇,学宫出于安全的考略本不愿让二位出使景国。
可是这二位也是上表陈情,苦于景商两国常年征战,力求寻找一条罢战止戈之路,化解两国的矛盾纷争,消除长久以来的仇恨和积怨,试图通过文化上的交流融合,来为两国的关系找一个纽带。
其实作为于行简或是朝堂上的帝王和朝臣来说,难道不知道这是痴人说梦?难道二位真不知道战争是利益的诉求,无非是老了需要谋求身前身后名的时候了,想着自己给自己留下个不亏欠自身学派的名声。
本就是无伤大雅的事情,帝王也好朝臣也好都不会把话说透,给一封国书去添一抹风采权当是尊重老人家,再说这个名义上的出行透着高光和赞誉,即使景国也愿意接受这个理由的出行,也会给与一定的尊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