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民们立刻拿起艾草尝试,有的手心红,连忙询问应对方法;有的艾草变绿,紧张地请求诊治。
灵枢与素问耐心解答,教大家用艾草煮水洗手、泡脚,净化残踪气,场面热闹而有序。
素问则教大家制作“护家香薰”
:“大家看,这是艾草、苍术、薄荷,按三钱、二钱、一钱的比例混合,放在香炉里点燃,青烟能护住整个屋子,挡住外面的残踪气。
点燃时,大家可以念‘清心咒’——‘清心如水,清水即心’,不用念得标准,只要心诚,就能借阳火之气增强香薰的效果。
这是道家‘焚香避邪’的简化版,适合百姓日常用。”
一位老妇人好奇地问:“素问大夫,这‘清心咒’真的有用吗?我们不懂道家的道理,念了会不会没用啊?”
素问温和地说:“阿婆,‘清心咒’的道理,就是让大家静下心来,不慌不忙。
心一静,身体的阳气就足,阳气足,邪祟就进不来。
不管念得好不好,只要大家相信自己能护住家、护住家人,就有用。
道墨医道,最看重的就是‘心诚’,诚则灵。”
老妇人点点头,跟着素问念起“清心咒”
,虽然音不准,却格外认真。
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,晒谷场上响起整齐的咒音,与青烟的香气交织,形成一股温暖的力量,让人心神安宁。
赵谦与陈阿牛则在一旁,教村民们使用简易脉诊仪的“家庭版”
——这是赵谦特意改良的,去掉了复杂的机关,只保留了“红绿辨症”
功能,指针红则健康,绿则感染残踪气。
“大家看,将这个放在手腕上,指针红就是好的,”
赵谦演示着,“若指针绿,就用灵枢先生教的艾草试毒法再确认,确认后用香薰、艾草水调理,严重的就去医站找我们。”
村民们学得很快,有的还互相帮忙检测,晒谷场上满是欢声笑语。
灵枢望着这景象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——医学不仅是治病的技术,更是融入百姓生活的守护力量,道墨医道的“兼爱”
“阴阳”
,正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,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百姓的“平安符”
。
可就在这时,灵枢袖中的青铜符再次烫,符面泛着的幽绿越来越浓。
他望向村外的小河,河水的幽绿竟比之前更浓,甚至有黑色的丝线在水面漂浮——是隐戾丝!
余孽不仅污染了水源,还在河水中投放了隐戾丝,想通过村民的日常用水,扩散残踪气,甚至控制村民的心智。
灵枢心中一紧,不动声色地对赵谦说:“你带几个村民,去河边布下香薰阵,用圣火灰烬净化河水,防止隐戾丝扩散;我与素问继续教大家防疫,同时检查村里的物资,看有没有被污染的东西。”
赵谦点头,立刻带着村民前往河边。
灵枢望着赵谦的背影,心中清楚——余孽的阴谋越来越隐蔽,越来越恶毒,他们不仅想破坏医学交流,还想通过百姓的日常生活,引更大的疫病,动摇社会的根基。
医学与社会的融合,不仅是守护百姓的平安,更是与余孽的一场持久战。
四、未时福利医馆筑根基:道墨合璧护民生
未时的汴京城南,一片闲置的官宅正在改建,工匠们忙着搭建房屋、铺设地砖,空气中弥漫着木材与青铜的气息。
这里将建成“大宋护民福利医馆”
,由灵枢与素问牵头,官府出资,各流派医者轮流坐诊,为贫困百姓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,同时开展防疫科普、医具教学,让医学真正融入社会福利体系。
灵枢站在医馆的正厅前,指挥工匠们按墨家机关术的原理布置医馆:“正厅设为诊疗区,地面按道家八卦方位铺设青砖,嵌入清心银丝,能稳定患者心神;两侧设为医器房与药圃,医器房用墨家防火砖搭建,防止医器制作时失火;药圃种植艾草、苍术、圣火草等草药,既供医馆使用,也让百姓学习辨识草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