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,“这香器能控制燃烧度,让青烟均匀扩散,还能通过引气口,将青烟引入地下,净化土壤中的戾毒!”
素问大喜,握着典籍的手微微颤抖:“太好了!
有了墨家的香方与香器,我们就能制作出强效的祛戾香,彻底净化安业坊的戾毒!
李主管,你立刻安排人手,按图纸制作青铜香器——用墨家机关的边角料,越快越好;林大夫,你跟我一起,按香方研磨草药粉末,准备试烧;另外,派两位医者去通知百姓,让他们暂时待在屋内,等我们点燃祛戾香,净化黑雾后再出来。”
众人分工明确,快行动。
李修远带着禁军士兵,用青铜边角料打造香器;素问与林小满则在棚内研磨草药,圣火灰烬与火绒草籽的加入,让粉末泛着淡金,与图纸上的记载完全一致。
棚外,黑雾仍在弥漫,但救护棚内的青烟与忙碌的身影,却为这座陷入危机的坊区,带来了重生的希望。
三、辰时典籍溯源墨家
辰时的安业坊,黑雾渐渐被青烟冲淡,空气中弥漫着草药与圣火灰烬混合的香气,不再刺鼻,反而让人感到安心。
救护棚内,第一尊青铜香器已制作完成——三足鼎立,炉身刻着墨家矩尺纹,泛着淡青,炉盖的细孔排列整齐,炉底的引气口泛着金光,与素问的青铜小鼎相互共鸣。
素问将研磨好的祛戾香粉装入香器,点燃炭炉,放入香器底部。
随着炭火升温,香粉开始燃烧,青烟从炉盖的细孔中缓缓冒出,泛着淡金,与圣火盏的光芒相互呼应。
素问双手结出墨家“引香术”
的手印,口中念着秘传咒语——青烟仿佛有了生命,不再随意飘散,而是顺着她的手势,均匀地扩散到棚外,像一条金色的丝带,缠绕着黑雾,将其快净化。
“有效!”
林小满激动地喊道,手中的试毒叶已完全恢复嫩绿,“青烟所过之处,黑雾都消散了,土壤中的引戾丝也在减少!”
素问却没有放松,她仔细观察着香器的燃烧情况与青烟的扩散范围:“香粉燃烧度太快,半个时辰就烧了一半,而且青烟的扩散范围只有五丈,比典籍记载的十丈少了一半。
看来是香器的引气口不够通畅,或者引香术的咒语我念得不够精准。”
她拿起《墨道草木考》,再次翻看引香术的记载——书页上画着详细的手印图谱,旁边的批注写着:“引香术需配合墨家血脉,激活香器的矩尺纹,方能引导青烟扩散至十丈。”
“是血脉!”
素问恍然大悟,“我不是墨家直系传人,引香术的威力只能挥一半,香器的矩尺纹也没被完全激活,所以效果打折扣。”
她从袖中取出青铜小鼎,将鼎贴在香器的炉身上——鼎内藏着灵枢的墨家血脉,与香器的矩尺纹产生共鸣。
“起!”
素问再次结出引香术手印,念动咒语,鼎身圣火纹泛着青金,香器的矩尺纹也随之亮起,青烟瞬间变得更浓,扩散度加快,范围也扩大到了十丈,黑雾像遇到烈火的冰雪般快消退。
“成功了!”
李修远跑过来,脸上满是敬佩,“这墨家的香薰术真是精妙!
不仅能净化空气,还能净化土壤与水源,比道家的阴阳阵更灵活!”
素问却叹了口气,眼神带着怅然:“可惜墨家的香薰术没能流传下来。
晚唐战乱时,墨家传人为了保护医典,将‘燃香祛戾术’的部分技艺融入了道家的‘焚香避邪术’,后来墨家渐渐隐于历史,这门技艺也只剩下零星的记载,若不是《墨道草木考》,我们恐怕永远也想不到这个方法。”
林小满好奇地问:“素问大夫,墨家的技艺这么厉害,为什么会渐渐消失,反而道家的技艺越来越兴盛呢?”
素问坐在药材架旁,拿起一株艾草,轻轻抚摸着叶片:“墨家讲究‘兼爱济世’,却过于执着于机关术与武力,不擅长融入朝堂与民间。
晚唐时,墨家传人为了对抗墨渊,牺牲了太多,幸存的传人又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