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避邪阵。
李主管,你立刻安排人手,去墨家古迹秘库取火绒草籽——记得走密道,避开余孽;林大夫,你跟我一起,准备绘制太极符和研磨避戾散的药材,我们要在明日天亮前,布好防护网,研出避戾散!”
众人立刻行动,李修远带着五位禁军士兵,提着装有圣火盏的青铜箱,朝着墨家古迹的方向出;素问与林小满则留在研究棚,开始研磨药材——圣火灰烬、火绒草、青铜粉按比例混合,放在墨家青铜研钵中,用青铜杵轻轻研磨,粉末泛着淡金,与灯火相互呼应,散出淡淡的药香。
研磨过程中,林小满突然疑惑地问:“素问大夫,墨家的医道这么精妙,能研出避戾散这种预防戾毒的药方,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呢?反而道家的避邪术越来越多人学习?”
素问停下手中的动作,眼神带着一丝怅然:“墨家讲究‘兼爱济世’,却过于执着于机关术与武力,晚唐战乱时,许多墨家传人为了保护医典和百姓,牺牲了自己;幸存的传人又因‘非攻’理念,不愿参与朝堂争斗,渐渐隐于民间。
而道家将医道与阴阳、地脉结合,更符合百姓对‘天人合一’的认知,也更容易被朝堂接受,所以渐渐崛起。”
她顿了顿,拿起研钵中的粉末,放在灯火下查看:“不过,墨家医道的精髓并没有消失。
你看这避戾散,需要道家的阴阳避邪阵配合,才能挥最大效果;而阴阳避邪阵,若没有避戾散的加持,也无法挡住隐性戾毒。
道墨本就同源,墨家的‘兼爱’与道家的‘无为’,本质上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宁。
现在墨家虽隐于历史,但其医道却通过与道家的融合,得以延续,这就是‘墨隐道兴’的真谛。”
林小满似懂非懂地点头,在笔记本上写下“道墨同源,防疫为根”
八个字,眼神变得更加坚定:“素问大夫,我明白了!
我以后要好好学习道墨融合的医道,像您和灵枢先生一样,为百姓预防疫病,守护大家的健康!”
三、子时环境探异状
子时的广利坊,万籁俱寂,只有巡逻禁军的脚步声与医棚内的灯火,证明这座坊区仍在运转。
素问与林小满带着三位医者,手持圣火盏与试毒叶,在坊内巡查,分析环境与气候对隐性戾毒的影响——这是研预防方的关键,只有摸清戾毒的传播规律,才能让避戾散与防护网更有效。
坊内的雾气比傍晚更浓,泛着淡绿,能见度不足五尺。
圣火盏的青金光芒在雾中形成一道光柱,照亮了前方的道路。
素问手持试毒叶,每走几步就停下来,将叶片放在空气中——叶片偶尔会泛出淡绿,说明周围有隐性戾毒,且在坊区的西北、东北两个角落,叶片泛绿的度更快,颜色也更深。
“隐性戾毒在西北、东北两个角落浓度更高,”
素问蹲下身,用手指轻轻触摸地面的土壤,土壤泛着一丝凉意,与其他区域的温度不同,“这两个角落靠近汴河支流,水汽更重,雾气更浓,戾毒容易附着在水汽上,传播更快。
另外,土壤中的引戾丝残留也比其他区域多,说明余孽很可能在支流附近投放了新的戾毒源。”
林小满掏出墨家机关温度计,插入土壤中——温度计的青铜指针泛着淡绿,显示土壤温度比正常低了三度。
“温度也异常,”
林小满的声音带着惊讶,“之前灵枢先生说过,水晶棺碎片会散极寒之气,难道这低温与水晶棺有关?隐性戾毒是不是也被水晶棺的寒气强化了?”
素问心中一紧,想起灵枢临走前说的话——余孽用水晶棺碎片增强戾气。
“很有可能,”
素问的声音带着凝重,“水晶棺的寒气能让戾毒更隐蔽,更难被现,也更容易附着在水汽上传播。
我们在布阴阳避邪阵时,要在阵眼加入更多的圣火灰烬,用圣火的热量抵消寒气,阻止戾毒传播。”
众人继续前行,来到汴河支流旁。
支流的水面泛着淡绿,与坊内的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