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典籍在中央,火神镜在左,太极符在右,药材记录与病例汇编在两侧,阵眼对着案上的圣火盏。
“今日典籍定稿,需借三家信物之力,为其注入‘传承魂’,”
灵枢的声音庄重,带着一丝神圣感,“墨瑶祖师曾说,真正的医典不仅要记录医术,还要承载医者的初心与传承的意志,这样后世医者翻开典籍,就能感受到三家医道的共鸣,不会因时代变迁而丢了‘济世’的本心。”
他说着,将圣火盏放在阵眼中央,圣火的光芒瞬间变得柔和,泛着青金,笼罩着整个微型阵法。
“请各位将手放在典籍上,用心感受三家医道的融合,”
灵枢率先将手放在第一卷典籍上,指尖传来一阵温热,像是与典籍产生了共鸣,“墨家的机关术、西域的祛邪术、道家的阴阳术,虽流派不同,却有着共同的初心——救死扶伤,我们要将这份初心注入典籍,让它成为医道传承的‘魂’。”
众人纷纷将手放在典籍上,阿卜杜拉的手放在第二卷,玄机子的手放在第三卷,沈青与苏晓的手放在第四卷,老御医们的手则放在周围的信物上。
瞬间,灵枢的青铜符、阿卜杜拉的火神镜、玄机子的太极符同时泛出微光,淡金、淡青、淡黑的光芒汇入典籍之中,典籍的书页开始轻轻颤动,泛出越来越浓的青金。
突然,典籍泛出刺眼的青金光芒,照亮了整个编纂阁,书页自动翻动,从第一卷翻到第四卷,度越来越快,最后停在“融气阵”
的章节。
光芒中,浮现出墨瑶祖师的虚影——她身着粗布医袍,腰间挂着墨家令牌,手持青铜药杵,面容慈祥,眼神满是欣慰,与灵枢梦中见到的模样一模一样。
“尔等守住传承,不负墨家初心,甚好,甚好,”
墨瑶祖师的声音温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传遍整个阁楼,“医道无界,济世为本,三家融贯,方能长久,你们做到了。”
虚影抬手一挥,一道青金光芒注入灵枢面前的引魂灯,灯芯瞬间变得更加明亮,泛着青金,与典籍的光芒相互呼应;又一道光芒注入四卷典籍,典籍的封皮上,自动浮现出“医道融贯,济世千秋”
八个字,是墨瑶祖师的笔迹,泛着淡金,永不褪色。
“初七鼎开,凶险万分,”
墨瑶祖师的眼神变得凝重,“需以典籍为引,融气阵方能挥最大效力,切记,切记,不可让典籍落入恶人之手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说完,虚影渐渐消散,青金光芒也慢慢褪去,只留下四卷泛着淡金的典籍与一盏明亮的引魂灯。
编纂阁内一片寂静,众人都还沉浸在刚才的异象中,久久无法回神。
“是墨瑶祖师显灵了!”
苏晓最先反应过来,激动得眼眶红,声音带着颤抖,“祖师认可了我们的典籍,还提醒我们初七的注意事项,这典籍定能传之后世,救更多百姓!”
玄机子抚须颔,眼神满是感慨:“《道德经》有云‘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’,这部典籍就是医道的‘不拔之基’,能让三家医道永远传承下去,不会因战乱、灾祸而断绝。
玄真先祖若泉下有知,定会欣慰不已。”
阿卜杜拉也激动地说:“哈立德先祖毕生追求中西医道融合,今日终于实现,还成书传世,先祖的心愿终于了了!
我回去后,定会将典籍的副本带回西域,让西域医者也能学习这份融贯医道,救西域的百姓!”
就在这时,编纂阁外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青铜鼎轰鸣,声音从终南山的方向传来,极具穿透力,震得阁内的青铜铃都微微颤动,灯芯也跟着剧烈跳动。
灵枢袖中的青铜符突然烫,烫得他忍不住皱起眉,符面透出的光映出个清晰的人影——是老妪,她被绑在终南山的青铜柱上,身上的粗布衫沾着血迹,原本花白的头凌乱地贴在脸上,显得格外憔悴,她身边的圣火只剩下微弱的火苗,随时可能熄灭。
老妪手里紧紧攥着枚青铜钥匙,钥匙上刻着“非攻”
二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