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取出青铜针,在每个人的人中合谷涌泉三穴快施针,动作快得像一阵风。
施针后,她又将自己的青铜符融入安神汤,一碗碗喂给患者——那汤熬了整整三天三夜,祖师自己却粒米未进,最后晕倒在药炉旁。
"
灵枢当时追问后来如何,老妪说墨瑶醒来后,现患者都已痊愈,只是自己的精魂受损,眉心的"
医魂痣"
淡了许多。
"
祖师说,医道无捷径,唯舍身而已,"
灵枢的指尖抚过青铜符上的裂痕,"
现在轮到我们了。
"
四、初愈暗藏墨渊迹(墨瑶回忆扩写)
七日后的含元殿,安康郡主已能扶着宫人的手行走,面色红润如常人。
玄宗坐在御座上,手中的玉如意不断敲击案几,案上的赏赐——黄金百两、锦缎千匹——堆如山,却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青铜锈色。
"
两位神医救回郡主,功不可没,"
玄宗的目光扫过灵枢手中的青铜符,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探究,"
太医院院判之位,从今往后便由灵枢神医担任。
"
灵枢躬身谢恩,指尖却触到赏赐锦缎下的硬物——是块青铜片,刻着的"
初七"
二字正在烫,与太医院青铜鼎的纹路完全吻合。
"
陛下厚爱,臣愧不敢当,"
他将青铜符悄悄贴在锦缎上,符契立刻出微弱的蜂鸣,"
医道传承重在救人,而非官位——臣愿继续在太医院制药,为皇室与百姓护佑安康。
"
他握着青铜片的手微微凉,这让他想起六年前在善堂现的另一块青铜片:当时老妪将那片青铜片交给狗剩,郑重地说:"
这是墨瑶祖师留下的,上面的初七二字关系到墨家的存亡,你一定要保管好。
"
可现在,相似的青铜片再次出现,却成了墨渊引诱他们的诱饵。
素问站在一旁,注意到高公公(新内侍)的袖口露出半块青铜残片,与灵枢手中的青铜片缺口严丝合缝。
"
陛下,"
她上前一步,手中托着治疗时换下的青铜针,针尾的红绳已变成黑色,"
郡主虽愈,却仍需每月复诊——这七星针已吸满戾气,需用道家九转还丹术净化,再结合墨家淬火法重铸,方能再用。
"
玄宗点头应允,目光却落在青铜针上,喉结轻轻滚动:"
就依两位神医所言。
即日起,太医院的青铜鼎由两位掌管,需按时祭鼎。
"
最后两个字说得极轻,却让灵枢和素问同时心头一震——他们想起狗剩留下的线索"
祭鼎=鼎引献祭"
,玄宗显然知道墨渊的计划,却在刻意隐瞒。
退殿时,郡主悄悄塞给灵枢一张纸条,纸上用胭脂写着:"
御书房龙椅下有暗格,藏着墨道医经全卷,小心高公公——他不是人。
"
纸条的边缘沾着极细的青铜粉,与傀儡关节的材质一致。
灵枢将纸条藏入袖中,与素问对视一眼——两人都明白,郡主的痊愈只是墨渊计划的第一步,御书房的暗格、玄宗的隐瞒、高公公的身份,还有终南山的青铜棺,都在指向一个更大的陷阱。
回到太医院的药庐,灵枢取出赏赐中的青铜片,与之前找到的碎片拼合,露出"
鼎开需三引"
五字。
青铜符突然飞向药炉,符契贴在炉壁上,炉口喷出的青烟中,浮现出墨瑶的虚影——她手持青铜剑,剑身上刻着"
医道非鼎祭,仁心即真丹"
,这场景与灵枢童年时老妪给他看的墨家壁画一模一样。
老妪当时展开壁画时,灵枢记得清清楚楚:壁画上的墨瑶站在巨大的青铜鼎前,鼎旁跪着几个墨家弟子,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