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墨线导力,使气至病所,力透筋骨"
。
针尾的莲花突然旋转,花瓣的缺口处,浮出半张《续筋方》,落款是"
墨道后人合撰"
,字迹一半是墨家矩尺刻痕,一半是道家云篆,两种字体在烛光下交替显现,仿佛有两位医者在同时书写。
密室里的烛火突然摇曳起来,将铜人和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投在墙上像是一幅活动的水墨画,那些影子的动作竟比真人快半拍,灵枢突然现影子的手中多了把青铜匕,正刺向铜人的心脏位置。
深夜的密室突然响起骨裂声,"
咔嚓咔嚓"
的,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七具青铜骨架从地下升起,与铜人形成对峙,它们的眼眶里闪烁着幽绿的光,像是古墓中不灭的长明灯。
灵枢注意到骨架的断骨处渗出黑汁,在地上汇成"
坎"
卦,卦象的裂纹里嵌着细小的铜珠,珠体的弹跳频率与《脉经》"
五动"
的脉象完全一致。
"
这是离魂筋的征兆。
"
素问将金针按"
太冲合谷"
等穴位刺入骨架,针尖刺入的瞬间,骨架微微震颤了一下,黑汁的流动度突然加快。
"
《难经》说气主呴之,血主濡之,墨家的续筋术虽能接骨,却缺了道家调气的功夫,你看这骨架的关节,转动时没有生气,就像"
她突然停住,骨架的眼眶里竟渗出泪状液体,成分与忘忧谷的子母泉完全相同,液体滴落在地上,出"
嗒嗒"
的声响,在地面晕开小小的水痕,那些水痕中浮现出模糊的人脸,正是医械库现的黑衣人临死前的表情。
三、墨线牵骨
神心阁的药库突然亮起绿光,七盏"
续断灯"
按"
七窍"
位置悬挂,灯芯是用陈年筋骨烧成的炭,燃烧的噼啪声里混着《黄帝内经》的诵读:"
肝主筋,肾主骨,脾主肉,心主血,肺主气"
,那声音忽远忽近,像是从罐子里传来。
药库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药材,有的用陶罐装着,有的用布袋盛着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,混合着灯油的味道,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息,其中还夹杂着淡淡的铜锈味,让人想起墨家的机关城。
灵枢掀开最底层的药柜,里面的"
骨碎补"
突然化作无数细针,针尾的墨线在空中组成道架"
阴阳鱼"
,鱼眼的位置各有枚铜矩,矩尺的刻度正在丈量针与针的距离——恰好是"
同生寸"
的三倍,与墨家"
放大机关"
的比例完全一致。
药柜的木板上刻着细密的纹路,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咒,在绿光的照耀下隐隐亮,那些纹路其实是药材的图谱,每味药旁边都标注着墨家的炮制方法。
"
墨子为治战车损伤所创的骨尺,"
老妇人的声音从药架后传来,她手中的铜矩正在丈量根筋骨,筋骨的表面光滑,泛着玉石般的光泽,上面刻着细小的刻度,与现代的游标卡尺精度相当。
"
一尺合今之七寸,与《灵枢》人长七尺五寸的记载暗合。
你看这断骨的斜度,正好是矩尺的四十五度,需用丁字形夹板固定,夹板的弧度要仿道家太极图的曲线,才能让气血流通。
"
她将矩尺在骨头上划出墨线,墨痕突然变成条小蛇,顺着骨骼的纹理游走,所过之处,断骨竟开始缓慢愈合,蛇眼的位置正是"
阿是穴"
。
药架上的药材在此时轻轻晃动,像是在为这神奇的一幕欢呼,有的药材还落下几片叶子,飘落在地上,叶片上的纹路突然变得清晰,竟是某种推拿手法的示意图。
素问在药碾里现半张羊皮卷,药碾的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