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所有与孩童相关的物件,“不是青铜铁器,是这些传承医道的小手!”
镜光突然投射到忍冬藤旁的“大医精诚”
石字上,每个笔画都开始流动,组成枚巨大的针影,针尖直指终南山的“医灵洞”
。
此时,救灾营地的孩童们正围着青黛学“线脉法”
,小姑娘们用彩线在布上绣“经络”
,小男孩们用树枝在地上画“穴位”
。
有个跛脚的孩童突然指着地面:“你们看!
石子拼的‘精’字,下面多了个‘心’!”
众人低头看去,昨夜拼的“大医精诚”
四字,不知何时被人添了笔画,“精”
字底下的“米”
变成了“心”
,“诚”
字的“言”
旁多了个“彳”
——组成“心行”
二字,与《大医精诚》“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”
的精神完全契合。
墨羽突然现,地图上“医灵洞”
的标记正在移动,终点竟指向孩童们玩耍的空地。
他拨开石子,露出块刻着“七针”
的石板,石板缝隙里嵌着枚生锈的铜钥匙,钥匙柄的形状——正是小姑娘羊角辫上的红头绳结。
“《针灸大成》说‘凡刺之法,必先本于神’,”
灵枢接过钥匙,钥匙突然出轻响,“这神,就是孩童的纯真,是医者的初心,两者相合,才能打开医灵洞的门。”
山风卷着玄冥教主的冷笑掠过营地,却在靠近“大医精诚”
石字时突然转向,吹得孩童们的笑声传遍山谷。
明轩望着镜中不断清晰的医灵洞路径,突然明白:所谓伏笔,从不是刻意埋下的机关,是代代相传的信念在时光里结的果;就像此刻,小姑娘手中的红头绳被风吹起,恰好落在墨羽展开的地图上,绳结的影子与第七针的针影完全重叠,在晨光中闪着希望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