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灵枢和素问历经千辛万苦,结束了漫长的草药知识传播之旅,带着从世界各地搜集而来的交流成果与珍贵经验,满怀欣喜地回到部落时,部落里的草药种植已然展成一项举足轻重的事业。
然而,随着种植规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扩大,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悄然浮现,如同巨石般横亘在众人面前——草药的产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,而制约这一展的关键因素,便是农业灌溉系统。
破晓时分,晨曦如同细碎的金箔,穿过层层叠叠、密如蛛网的树叶缝隙,轻柔地洒落在部落的草药园里。
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,瞬间被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金色薄纱,如梦如诗。
微风悠悠拂过,草药们轻轻摇曳,出细微的沙沙声,那声音好似在低声诉说着对水分的渴望,又像是在向人们出无声的求救信号。
灵枢和素问并肩站在草药园里,望着那一片翠绿中夹杂着些许枯黄的草药,眉头紧锁,满心忧虑,仿佛能感受到这些草药在干旱中挣扎的痛苦。
“素问,你瞧这些草药,好些都因缺水开始枯萎了。
再这样下去,咱们之前所有的努力恐怕都要付诸东流。”
灵枢蹲下身子,手指轻轻抚过一株略显干枯的草药,眼中满是疼惜与担忧。
他在心中暗自思量,到底该如何才能让这些草药及时且充足地汲取到适宜的水分,让它们重新焕生机。
是寻找新的水源,还是改进灌溉方式?一个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飞闪过,却始终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。
素问微微点头,目光凝重而深邃,仿佛能看穿这灌溉难题背后隐藏的重重挑战:“我明白,这灌溉的难题一日不解决,草药种植就难以持续展壮大。
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,改进现有的灌溉系统。”
她的内心也在飞运转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,可又因种种现实因素,一一被自己否决。
一时间,竟陷入了沉思,没了头绪。
是借鉴其他部落的经验,还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创新?她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困惑。
就在两人苦思冥想之际,部落中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阿耕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。
阿耕身材魁梧壮实,常年在田间劳作,皮肤被日光晒得黝黑亮,仿佛是被岁月涂上了一层厚重的古铜色。
岁月与劳作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,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他与土地相伴的故事,但他的眼神中始终透着对土地和农作物的深深热爱与专业执着,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眷恋。
“灵枢,素问,我听说你们正为草药灌溉的事儿愁呢?”
阿耕的声音洪亮而憨厚,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,在静谧的草药园里格外清晰,如同洪钟般回荡。
灵枢和素问连忙起身,灵枢急切地说道:“是啊,阿耕。
整个部落就属你对农业灌溉最有经验,快给我们出出主意,救救这些草药吧。”
灵枢的眼中满是期待,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,就盼着阿耕能带来转机。
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,期待着阿耕能凭借他丰富的经验,为他们指引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明路。
阿耕挠了挠头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我一直在琢磨,草药和普通农作物不同,它们对水分的需求肯定也不一样。
咱们得根据不同草药的特性来设计灌溉方案,可不能一概而论。”
说着,他也蹲下身子,仔细观察着一株草药的根系,试图从这些细微之处寻找到灵感的火花。
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,仿佛在与草药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。
素问眼睛一亮,心中涌起一丝希望:“阿耕,你说得太对了!
就像朱熹所言‘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’,我们得找到适合草药的‘源头活水’,让它们茁壮成长。
可具体该怎么做呢?”
素问的眼神中既有认同,又带着一丝疑惑,她满心期待着能从阿耕那里获取更具体、更可行的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