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枸杞生长在干燥的沙质土壤中,那里阳光炽热,风沙较大。
枸杞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,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,宛如一颗颗红宝石。
灵枢和素问在采摘枸杞时,会轻轻摇晃树枝,让成熟的果实自然落下,然后再一颗一颗地捡起,确保每一颗枸杞都完好无损。
回到药房,他们马不停蹄地将采摘回来的草药进行初步处理。
药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,墙壁上挂着各种草药图谱,架子上摆满了瓶瓶罐罐,里面装着各种珍贵的药材。
他们先把草药放在清水中浸泡,水流轻柔地冲洗着草药表面的泥土和杂质,每一片叶子、每一条根茎都被他们仔细地清洗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。
他们的眼神专注而认真,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。
接着,他们开始对草药进行炮制。
对于黄芪,采用蜜炙的方法。
素问将蜂蜜倒入锅中,用小火慢慢加热,蜂蜜渐渐变得浓稠,微微冒泡,散出香甜的气息。
灵枢则将切好的黄芪片放入锅中,不断翻炒,让蜂蜜均匀地包裹在黄芪表面。
在翻炒的过程中,蜂蜜的香甜与黄芪的醇厚相互交融,散出一种独特而诱人的香气,整个药房都弥漫着这股浓郁的味道,让人闻之欲醉。
党参则用酒炙。
灵枢将党参切段后,放入一个大盆中,素问加入适量的黄酒,然后两人一起将其拌匀,放置一段时间,让黄酒充分渗透到党参的每一个细胞中。
之后,再放入锅中用小火慢炒,随着温度的升高,黄酒的辛辣与党参的甘甜相互中和,使党参的药性更加温和,更适合人体吸收。
枸杞则简单地晾晒。
他们将枸杞均匀地铺在竹席上,放在阳光下晾晒,让阳光慢慢蒸掉枸杞中多余的水分,保留其原汁原味。
枸杞在阳光的照耀下,颜色愈鲜艳,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。
在炮制好各种草药后,便是调配比例的关键环节。
灵枢和素问深知,不同草药的搭配比例直接影响着饮品的功效和口感,这就如同一场精密的化学实验,稍有差池,便可能前功尽弃。
他们根据每一种草药的特性和功效,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。
一开始,他们按照古籍中记载的一些基本比例进行调配,满心期待着能调制出完美的草药饮品。
然而,当他们品尝第一口时,却大失所望,口感总是不尽人意,要么过于苦涩,让人难以下咽,要么功效不够明显,无法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。
于是,他们开始不断调整比例。
为了中和苦涩的味道,他们加入了一些甜味草药,如甘草、红枣等。
但在增加甜味草药的同时,他们又要确保不会影响其他草药的功效,这就需要他们反复权衡,不断尝试。
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反复品尝每一次调配的饮品,从舌尖的第一感觉,到吞咽后的回味,都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。
他们闭上眼睛,细细品味着每一口饮品,感受着不同草药在口中交融碰撞的奇妙感觉,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,再次调整配方。
对于那株神秘的蓝光草药,他们更是小心翼翼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灵枢和素问先将其放在一块光滑的石板上,用一把特制的小刀,将其切成极细的薄片,每一片都薄如蝉翼,在光线下闪烁着微微的蓝光,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。
然后,他们用一个小巧的石臼,将薄片研磨成粉末,粉末细腻如尘,轻轻一吹,便在空中飘散开来。
在加入其他草药进行调配时,他们从极其微量的比例开始尝试,每加入一小撮蓝光草药粉末,他们都会仔细观察饮品的变化和反应。
每一次加入后,饮品的颜色、气味和口感都会生微妙的变化,有时颜色会变得更加深邃,有时气味会变得更加浓郁,有时口感会变得更加独特。
他们仔细记录下这些变化,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都详细地记录在一本古朴的本子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