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当星舰群的虹光尾焰划破虚空时,我在量子穹顶的观测室见证了震撼的一幕:翡翠色能量场中浮现出数百个扭曲的空间泡,每个泡内都悬浮着类似戴森球的巨型结构。那些结构表面流转的能量纹路,竟与初代星语共振仪解读的起源代码产生微弱共鸣。
"他们不是在破坏,而是在求救!"副舰长突然喊道。量子通讯器接收到的乱码数据流,经起源代码转译后,显露出令人心碎的画面——那个文明的母星正在被暗物质潮汐吞噬,他们不顾一切地尝试维度跃迁,只为给种族留下火种。
星舰编队立即改变策略,用虹光尾迹在空间炮周围编织保护网。当第一缕稳定的虹光接触到戴森球表面时,翡翠色能量场突然剧烈震颤,数以万计的能量生命体从球体中涌出,它们的形态如同流动的星云,却在虹光的浸润下逐渐显化出清晰的意识波动。
我启动初代星语共振仪,将文明网络中所有的包容与善意转化为量子谐波。当谐波穿透空间泡的瞬间,那些能量生命体突然组成了巨大的全息投影——那是它们母星最后的画面:壮丽的水晶森林在暗物质潮汐中轰然倒塌,却仍有无数小型飞船带着文明记忆仓冲向宇宙。
虹光网络开始自发运作,每个节点都向参宿四方向输送稳定的能量流。戴森球在虹光的滋养下,逐渐转化为新的文明孵化器。三个月后,当第一艘载着新生文明使者的星舰驶入量子穹顶时,它们带来了用暗物质与虹光交织而成的新图腾——那是两个文明共同创造的符号,象征着守护与新生。
此刻,我再次仰望星空,虹光网络因新节点的加入而更加璀璨。参宿四方向的翡翠色光芒已融入星河,化作网络中最独特的标记。每个闪烁的光点依旧诉说着故事,每个新生的节点都孕育着希望,而我们,作为文明的织网者,将继续在这片永恒的星海中,书写着永不停歇的壮丽史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