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我等便不再怨怼。只盼日后三界安稳,魂魄皆能顺遂轮回。”
其他冤魂也纷纷点头,有的还对着众人作揖。随着“安魂汤”陆续分发,冤魂们的灵光愈发稳定,渐渐朝着轮回台方向飘去,原本悲戚的冥风,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。夕阳下,地府的焦土上,不仅有重建的希望,更有了魂魄归乡的暖意。
南天门鏖战·冤魂疑云
“承诺?又是承诺!”一道尖锐的嘶吼从冤魂群中炸开,先前那名灵光微弱的冤魂猛地飘到前排,残破的衣袖在冥风中翻飞,“当年执政官也说会护我们周全,结果黑煞一来,谁管过我们是不是要魂飞魄散?如今你们说优先轮回、说设安抚司,可奈何桥还没修好,轮回台也只是亮了点微光,凭什么让我们信?”
他的话像一颗火星落入干草堆,冤魂们瞬间躁动起来。有个身带箭伤的冤魂指着远处崩塌的奈何桥残骸,声音发颤:“我等了三百年才等来轮回机会,却被这场浩劫耽误,现在连桥的影子都没见着,谁知道要等多久?万一你们事后反悔,我们找谁说理去?”
孩童冤魂也怯生生地躲到成年冤魂身后,小声嘟囔:“爹娘以前说,大人的话有时候不算数……”这话让不少冤魂眼神愈发黯淡,有的甚至开始后退,周身的怨气又隐隐凝聚起来,连观音菩萨洒下的佛光都似被冲淡了几分。
秦广王急得上前一步,刚要开口辩解,却被元始天尊抬手拦住。只见元始天尊缓步走到轮回台前,青灰色道袍在微光中泛起柔和的光晕。他没有多说,只是抬起右手,指尖道纹如星河般流转,缓缓按在轮回台的基座上。
“嗡——”
沉闷的低鸣在地府回荡,轮回台的光芒骤然暴涨,金色的光纹顺着台面蔓延,在半空凝成一道半透明的拱桥虚影——那是用道力临时搭建的“轮回便道”。紧接着,他从袖中取出三枚莹白的玉符,玉符上刻着“轮回优先”四字,递给为首的忠良冤魂与另外两名怨气最重的冤魂:“此乃‘道誓玉符’,若三日内未能让你们踏上轮回便道,玉符便会自行碎裂,贫道愿以道基为誓,自请修为倒退千年。”
观音菩萨也补充道:“贫尼会在此处诵经三日,佛光将始终笼罩轮回台与诸位,既是稳固你们的魂魄,也是为证今日之诺。若有半点虚言,南海普陀山的佛光便会从此黯淡。”
玉帝见状,也上前说道:“朕即刻命人将天庭的‘九转还魂木’送来,今夜便开始修复奈何桥,朕亲自在此督工,直到第一块桥板安好为止。”说罢,他便召来身边的天将,令其即刻返回天庭传令,语气不容置疑。
那手持玉符的忠良冤魂,站在轮回台前,凝视着手中的玉符。玉符散发着淡淡的道力,与轮回台的金光相互辉映。他能感觉到玉符中蕴含的强大力量,以及这股力量所带来的一丝希望。
他的目光缓缓转向玉帝,只见玉帝一脸威严,雷厉风行的样子让人不敢有丝毫怠慢。玉帝的决断和果断,让他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。
他深吸一口气,紧握着玉符,对着元始天尊、观音菩萨和玉帝三人深深躬身,表示敬意和感激。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:“既天尊、菩萨与玉帝都以自身为誓,我等便再信一次。若真能顺遂轮回,我等来世也会感念今日之恩。”
说完,他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。他知道,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,也是唯一的希望。无论结果如何,他都愿意相信这三位至高无上的存在,相信他们的誓言和承诺。
先前凝聚如墨的悲愤怨气,随着为首忠良魂的叩问消散在冥风中,竟如退潮般悄然淡去。余下的冤魂们你飘我荡,原本因愤懑而躁动的魂体渐渐沉定,连衣角在冥风中翻飞的弧度都缓了几分——他们攥着半生未平的委屈,却也盼着这对峙能换来实在的结果,不愿用满腔怨气搅乱这难得的契机。
人群最末,一个裹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的小魂灵,怯生生地往前挪了半寸。他瞧着不过七八岁的模样,魂体比旁的冤魂更显纤细,仿佛一阵强风就能吹散,小手却紧紧攥着半块早已虚化的麦芽糖——那是他生前攥在手里、还没来得及尝的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