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慈烺要做的,首先就是取消内廷干政,他也知道历代皇帝都是靠内廷来制衡文官集团,是皇权的扞卫者。
但朱慈烺认为太监太过于反人类,作为新世纪过来人,决定今后不再招收太监,所以今后内廷也将不复存在。
朱慈烺查阅各种资料,以及阅读中外近代史,思前想后,决定成立“责任内阁”,首先明确内阁为大明最高行政中枢。
组成一个九人的“责任内阁”,设首辅,首辅对重大政务负有主要责任,皇帝授予其对日常政务更大的统筹协调权,以提高行政效率,皇帝有直接任免内阁成员的权力。
取消司礼监之后,工作量肯定日益增大,但朱慈烺觉得,太祖朱元璋可以做到,自己也可以做到亲力亲为。
现在若是直接照搬后世可以借鉴的制度,势必会水土不服,所以在AI的帮助下,朱慈烺制定了一个十年计划,循序渐进。
军机处继续发挥职能,设立军机大臣,皇帝担任一把手,凌驾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之上,专门负责军事,军机大臣可以由内阁知兵的成员兼任。
其余中央机构,依旧保持原样,内阁之下便是六部,六部尚书可由内阁成员兼任,其中兵部尚书必须是军机大臣。
监察机构依旧保留都察院,都察院一把手左都御史必须是内阁成员,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。
东厂和锦衣卫继续保留,直接隶属于皇帝,现在大明百废待兴,朱慈烺不可能放下手中的这两把刀。
确定好朝廷中央的框架之后,最重要的就是军队和地方的府治了,军队的变革是翻天覆地的。
皇帝被确立为军队最高统帅,由京营改编而成的中央三大军团,直接隶属于皇帝和军机处,编制十万人。
首先,便是取消地方都指挥使司和卫所,整编所有大明军队,仿照后世,将全国分为五大战区。
设战区总司令,直接向军机处负责,负责执行朝廷的军令,统筹所辖区域的所隶属的大明军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