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百姓带来一丝安宁与希望。
朱慈烺将李岩扶起后,二人相对而坐于圆桌之旁。朱慈烺目光深邃地问道:“李公子,目前你手下有多少可用之人?”
李岩深知,所谓“可用之人”,便是那些无论面对何种命令,都会无条件遵从的忠诚之士,哪怕是背叛李自成,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执行。
他略作思索后,回答道:“殿下,臣与红娘子所带出的亲信手下共有十三人,他们掌管着中营下的五个千人队,包括两千骑军和三千步兵。此外,连同民夫和军中家眷,共有八千余人。目前,有一千步兵部署在城内,其余人马则驻扎在城外大营。”
李岩当初投靠李自成之时,是带资入伙的,他和红娘子手下共计有两万余人马,经过这些年征战,还剩八千有余,这也是牛金星经常在李自成面前攻击李岩经常用的说词,李岩为自证清白,再也没有亲自领兵过,但这八千人马,对李岩可谓是忠心耿耿的。
朱慈烺听后,并未直接询问这些人的忠诚度,他深知,既然李岩能够坦然相告,这些人必定是值得信赖的。于是,他转而问道:“李自成目前在京城的兵力如何?”
李岩微微皱眉,似乎在回忆与权衡,而后郑重地说道:“当初从西安进军北京时,闯王的大军大约五十万众,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随军家眷和民夫流民。真正的可战之兵,大约二十五万左右,沿途又有不少朝廷将领投靠,因此,当他率军进京时,战兵数量已增至三十多万。”
看着朱慈烺紧锁的眉头,李岩进一步解释道:“目前,闯王占领的城池和关卡都需驻守兵力,再加上他派遣了大批兵马前往京畿周边和山东地区,导致将领和士兵都显得捉襟见肘。这也是为何他连刚刚投降的唐通都派去镇守山海关的原因。”
李自成进军北京时,他号称百万大军,自然不乏夸大其词的成分,但二十多万的可战之兵是确有其事。在进军途中,不断有新招募的士兵和明朝降兵降将加入,使得军队规模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。
其中,最为出名的将领号称“五营二十二将”,他们是李自成手中的精锐力量,将领多为陕西的嫡系。这五营分别是“中营、左营、右营、前营、后营”,作为大顺军的五大野战军,他们是真正的主力部队。
中营由刘宗敏统领,他被誉为顺军第一号勇将,手下兵力最多,战斗力也最为强悍。副将是制将军李岩,以及中营的六虎将:谷英、任继荣、吴汝义,还有李自成的义子李双喜、李友和辛思宗。这几位将领都是英勇善战,威震四方的存在。
“二十二将”中,除了之前提及的将领外,还有权将军田见秀和高一功这两位重要人物。他们率领着李自成最为精锐的亲卫队,始终守护在李自成左右,是顺军中的核心力量。
然而,由于此时占领的区域过于庞大,许多将领都被派往重要的城池和关卡驻守。为了弥补人力的不足,李自成甚至不得不将刚刚投降的降将也派出去执行任务。
例如,派唐通驻守山海关,陈永福留守太原,马科领兵入川。这一决策在历史上曾让李自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许多明朝降将在见到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后,纷纷降而复叛,给李自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。
朱慈烺对于历史上山海关之战的参战人数记忆犹新,他看着李岩问道:“那么,目前京城内外的可战之兵,能否达到十万之众?”
李岩略作思考后回答:“不足十万,但留守京师的都是闯军中的精锐之师。以我们目前的兵力,在京师内恐怕难以有所作为。而且,如果与闯军开战,我担心手下的兄弟们会……”
朱慈烺注意到,李岩现在不再称呼李自成为陛下,而是改称闯王,对此,他并不在意,毕竟李岩跟随李自成多年,一下子让李岩称李自成为闯逆,反而不符合李岩的性格。
同时,他也从李岩的话中读出了对方的顾虑——不愿在这个关键时刻,让手下的兄弟与顺军血战。
于是,朱慈烺微微一笑,说道:“李公子不必担心,眼下自然不是与顺军开战的时机。之前你手下的兄弟们都是与顺军其他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