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而且,要是和他们打成这种海上拉锯战,对紫帐汗国整体也很不利,属于以己之短,击人之长,很可能会因此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,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掉。因此,大家都觉得,贸然去海上得罪威尼斯人,实在过于冒险了。
不过,海伦娜太后认为,现在威尼斯,正要选一个新人。这正是行动的好时候,如果错过,可能就真的要发动大战、得罪一系列盟友,才能收复克里特了。那样的情况,需要付出的代价,才是更大的呢。
汗廷内部对此争论不休,很多人还是没法接受这个观点,觉得威尼斯人又不是傻子,人家不能等解决完了内部问题再打回来么。除非他们陷入内战,直接把自己打残了——但目前为止,好像只有希腊人这么干过。威尼斯历史上还这没有这种事情,人家真不至于闹成这样……
不过,太后力排众议,还自行联系了热那亚人,以及爱琴海东岸的土库曼海盗们,参与到远征中。科那罗的死讯传来,就一边让自己布置在威尼斯的手下开始行动,一边命令军团出发,要求他们尽可能迅速地结束战斗。
发现罗马主力军突然又来了,而且实力雄厚,岛上的希腊人和土生意大利人大喜过望。有些经历过历次战争的遗老,甚至感动地在教堂门口聚众痛哭。众人纷纷响应,再加上紫帐军团已经不再和之前一样,而是广泛使用火药,攻坚能力很强,因此很快就击败了在之前的叛乱中损耗颇大的威尼斯驻军,攻克了他们的老式堡垒。
在热那亚人的帮助下,军团逮捕了试图逃跑的克里特殖民地公爵,以及克里特海军统帅,这两个最高官员;又让市民们进行指认,很快从城里,搜捕出当地行会的头领、商栈的管理人员等头面人物,把他们驱逐出境,然后驻扎了下来。
当然,威尼斯本土也立刻做出反应,向大都方面激烈抗议,还扬言要发兵报复。不过,这个时候,威尼斯正要举行选举。大部分事情,都得给大选让步,因此元老院只能宣布,行动要先延缓一下。趁这个时间,先派人去看看,能组织多少佣兵和舰队。反正目前也急不来,可以好好筹备,等选完之后再说。
威尼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,是他们的总督。这个头衔来源于几百年前,古罗马瓦解的时候,和威尼斯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。威尼斯从罗马的控制下独立出来之后,总督便转而由选举产生,终身任职——大致上和公教教宗的制度差不多。
不过,为了防止总督的权力扩大,乃至被人垄断,威尼斯人设计了一套极为复杂的选举体系:在埋葬已故总督后,由大议会召开会议,其中最年轻的议员会在民众中选择一名8至10岁之间的孩子,由他从装有金属球的瓮里,进行抽签。
被抽取的候选议员,要求30岁以上,不属于同一个家庭,也没有血缘关系,以避免他们互相联合。在这些人里,抽选出30名人,再二次抽签剩余9名议员。
9名抽选的议员可以进行提名。得到其中七人赞同的候选人,可以获得通过,这样选出40人,然后从40人抽签选出12人;这12人中,会再提名25个人(要求八个提名人以上赞同);25人通过抽签选出9人;9人再提名45人(要得到九分之七以上赞同);45人抽签选出11人;11人再提名41人(要求获得九人以上赞同)。最后这41人,才是直接选举总督的委员会。
他们也会和枢机们选举教宗一样,在保密环境里进行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