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形实心弹的时候,射程并没有比重炮短多少,可能是因为炮弹要轻不少吧。主要的差距,其实是弹丸的毁伤能力。
而在郭康看来,对付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目标,这种火炮就已经足够了。所以,他才一直坚持认为,这就是最合适的野战火炮。
而且,由于体积和重量减少,这种火炮不止是更容易机动,铸造起来的技术难度也要简单不少,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现在掌握的最好的冶金技术。所以,虽然小了一截,但“八八炮”从铸造到扩镗,都用上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,比那几个宝贝重炮还要更先进一些。能携带的数量,也更多了。
这次出发的时候,朱文奎把全部十几门“八八炮”都带上了。当这些火炮开始以两三分钟一轮的速度,集中轰击那些战车的时候,波兰和立陶宛人大概就能知道,为什么之前的战争史里,那些不缺火药的大国,都鲜少像中欧这边一样,会制造众多“高大威猛”的战车了。
没多长时间,对方阵线里那些临时组装的大车,就基本被全部摧毁。
看到这些高大坚固、乃至插着军旗,被当作阵线上关键节点的移动掩体,纷纷倒塌碎裂,联军步兵明显都被吓傻了。虽然这个时代,火炮已经不算太鲜见,但以这些步兵的平均文化水平来看,绝大部分人,显然不能理解火炮的杀伤原理和优势劣势。他们只会觉得,连这些结实的东西都迅速完蛋了,那要是开始攻击步兵,怎么可能扛得住啊。
结果,炮击不但摧毁了掩体,也严重打击了那些东欧步兵的士气。尤其是,看到大车基本被解决,朱文奎开始指挥手下调转炮口,轰击敌人阵列。这些炮弹虽然小了不少,但也远不是几个人迭一起能挡住的。很快,就在前沿的步兵阵列里,造成了不少伤亡。
波兰-立陶宛步兵随之动摇起来。虽然没有直接逃跑,但不少人都开始往之前挖掘的壕沟里躲。还有些步兵,干脆成队地往地上趴,不敢站起来。任凭军官怎么抽打,乃至举着十字架诅咒他们,就是抱着头不听话。
波兰军队里的神父们也紧急行动起来,号召大家不要畏惧魔鬼的邪术,要保持对真理的信仰,完成消灭异端的目标。然而战争真理的吼声,逐渐盖过了他们宣扬真理的布道声。从远处都能明显看到,步兵的阵列出现了大片的松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