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,他常年在布拉格活动,接触同情本地人和胡斯派的贵族与市民,号召大家团结起来,拥护瓦茨拉夫国王,对抗经常牺牲本地利益、满足他手下德意志贵族贪欲的西吉斯蒙德。
那段时间,赫维兹达还和杰士卡当过同事,两人都在波西米亚宫廷里,受王后、巴伐利亚的索菲亚雇佣,作为军官提供服务——之所以跟着王后而非国王的军队,是因为瓦茨拉夫天天就知道玩,从来不管事,王后的政治地位,跟守寡差不多,连对抗西吉斯蒙德的军队,都得她自己出来组织……
西吉斯蒙德一有机会,就来欺负嫂夫人。因此,他俩当时也并肩作战过。后来王后一方落败,瓦茨拉夫也被西吉斯蒙德抓走了,大家只好散伙,这才各奔前程。
在布拉格的这段时间,市民们的态度让赫维兹达很寒心。这些人似乎没有任何原则,今天狂热地支持这个人,明天就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,突然开始大肆辱骂和批判他,然后又开始狂热推崇另一个人物。最开始,他们也和胡斯派合作,希望能保证波西米亚人的利益。但很快,布拉格市民又厌倦了他们,觉得这些人都是些宗教疯子,影响了与西吉斯蒙德的谈判,开始驱赶他们。
赫维兹达因此认定,这些人是成不了什么事的,于是离开了布拉格,回到了塔博尔镇,负责训练新兵,一直到这次大家突然打起来。
对于这次的情况,赫维兹达认为,还是要看吴王府对这次战争,到底有什么构想,需要打到什么程度。因为之前的战争,说实话开启得很仓促,他其实都不太清楚为什么吴王会唐突跟敌人打起来——胡斯神父遇害之后,他好像比塔博尔山上的狂信徒都激动,人家都没急着把大贵族全都骂一顿。
因此,这几个月以来,似乎都是因为敌人来打他们,所以他们必须防守和反击。但是,总不能一直这么以应付为主,需要明确一下目标才行。
胡斯派和波兰-立陶宛联邦,尤其是立陶宛那边,关系其实一直挺好的。虽然大家也知道,和大贵族的关系,并不是个什么可靠的东西,但按照常理,也不至于为此多线开战。
从目前的情况看,让对方直接认输投降,估计有点难度。但连打带谈,迫使他们接受现实,战后不要再来这边惹事,还是有可能的。经过昨天一晚上的战斗,他们想必也知道这边不好对付了。胡斯派这边可以派遣使者,去和他们谈判,要求他们回去——不是还有条顿骑士团或者罗斯人么,非要来打这边干什么。
不过,也有头领表示反对。普洛科普神父的弟弟小普洛科普就认为,如果战前大家谈判,那么还有戏;到现在这个份上,还有什么好说的?
战前,他兄弟俩又不是没试过,结果波兰人不顾旧情,不管他们三番五次的辩解和请愿,非要说塔博尔派都是魔鬼和异端。现在他们已经就进行了充分的舆论宣传和思想动员,要停下来,估计内部自己人都不乐意。
而且,这些人之所以非要跑到波西米亚来,有一部分原因,肯能就是为了避免加入同时在进行的东征。也就是说,这个结果本来就是党争导致的。那么,再去劝他们,估计也没什么用了。
至于其他军官,就怎么想的都有了。波西米亚南部各州的军官们不太想打,因为担心如果损失太大,之后恐怕没法压制其他敌对力量,而且现在西吉斯蒙德的主力还不知道在哪呢,如果老吴王那边又战败,估计也得大家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