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绍完这些,纳西尔长老带众人开始参观。除了王大喇嘛当年公干,到过这里,大家都是第一次前来,因此颇为好奇。
当然,也有情绪不太一样的。像圣殿骑士团的约翰爵士等人,就很是唏嘘。
约翰爵士说,他们圣殿骑士团,当初就是在阿克萨清真寺里头成立的。那时他们总共才有十几个人,七八匹马,出门都得大家互相蹭坐骑。教会和王国政府照顾他们,把礼拜寺的一角,给他们作为地盘。因为这里就是传说里圣殿所在的位置,所以,连“圣殿”这个名字,其实都是因此地而来的。
这么多年来,骑士团几经起落。曾经在这里建立军事霸权,又被异教徒击败;曾经借助理财能力重新兴起,又最后毁在教友手里。
现在再来到当年起家的地方,已经物非人非了。宏伟的礼拜寺还在,但骑士团的痕迹,已经完全找不到了,让人实在是感慨万千。
“这确实可以理解。”脱欢点点头,表示赞同,不过又想了想,还是说道:“但是拆的这么干净,还是比较少见的。我们在罗马留下的建筑和各种作品,过了一千年,现在还有这么多呢。”
“刚才听讲解,说这寺内的装饰,也都是古时候的真迹。你们占领这里的时候,也没有去破坏?”
“没有。都好好的呢。”约翰爵士很确定地说:“这两座大寺里的圣物,包括他们天方教先知相关的重要遗迹,我们都妥善保护安置了。这里的旅游业,也是我们当时的支柱性收入。要是把圣物都拆了,天方教徒就不来朝圣了;不来朝圣,这里的一系列产业,就维持不下去了。骑士团还指望靠这个赚钱呢。”
“我还以为当年十字军狂信上头,很疯呢。”脱欢有些意外:“那会儿就已经开始这么想了?”
“我们骑士团组建的时候,已经不是第一次十字军刚打进来的时候,那个情况了。”约翰爵士解释道:“而且相对而言,骑士团已经是对信仰很认真的群体了。王国政府,乃至教会自己,都妥协更多。”
“那会儿,耶路撒冷王国的一个特色建筑,是‘三教合一’小教堂。”他介绍道:“虽然和周围国家经常打仗,但战争永远只有小部分时间。大部分时候,大家还是得过日子的。”
“和平时期,往来的朝圣者和游客很多,但当地的宗教建筑却不够用——对哪一方来说,都是如此。因此,当时教会和王国,就修建了不少这种通用型的祭坛。不止是我们十字教徒,犹太教和天方教人士,也可以交钱进去祈祷。”
“这都能兼容啊?”朱文奎很是意外。
“可以的。毕竟长途在外,也不会特别讲究么。而且这种教堂虽然一般很小,甚至只是个棚屋或者简陋祭坛,但是该有的还是都有的。”约翰爵士说:“看管那里的神父,也都是博学的全才,不止懂经书,也学过《妥拉》和《古兰》。需要进行仪式的时候,给他交份钱,说一声,就能帮你安排了。”
“我以为这种不同宗教冲突的前线,彼此矛盾会更严重呢。”朱文奎思考起来:“没想到是这样……”
“哎,打下圣地容易,治理圣地却很难啊。妥协一下,也是理所当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