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漫过图表,他微微倾身,鼻尖离纸面不过一拳距离。
睫毛垂落的弧度没有变化,只有钢笔在图表下方的空白处快速书写,公式推导的笔迹与印刷体几乎重合,末尾的句号收得极利落。
桌角的座机响了两声,他恍若未闻,目光仍胶着在参考文献的刊号标注上。
直到笔尖在某篇文献的年份数字下划出短横线,才抬手按了按太阳穴。
窗外的云影掠过,他翻过最后一页,钢笔竖直放在结论段的左侧。
随后,他将期刊往身前拉了半寸,重新从第一页开始看起,翻页的动作与之前分毫不差。
第二遍读到结论页,钢笔尖在“动态补偿算法”字样上顿了顿。
页边空白处印着一行小字,标注该算法将传感器的响应延迟压缩到0.3毫秒内——比行业现行标准缩短了近七成。
裴砚琛的拇指蹭过那串数字,指腹碾过纸面凸起的墨迹。
图表里的蓝色曲线在极端环境参数下依旧保持平滑,与传统模型的剧烈波动形成刺眼对比。
他忽然倾身,钢笔在曲线拐点处画了道极细的竖线,线尾指向备注栏里的材料配比公式。
这配比能让核心元件在零下四十度保持稳定,去年北疆油田的设备故障报告里,恰好提到过同类低温失效问题。
翻回摘要页,日光已移到页脚。
他的笔尖划过“开源共享”四个字,墨水在纸面洇开极浅的晕,像在确认这行字的分量——意味着中小厂商不必再为专利费发愁,基础检测设备的成本能压到原来的三分之一。
裴砚琛将这篇论文拍照发给了刘月。
“月月,又看到了上次在Y国论文作者发表的新论文,你看看,应该对你很有帮助。”
晚上,刘月来裴氏找裴砚琛一起吃饭。
结束后,两人一起回了他们共同的爱巢——半山别墅。
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,暖黄的光漫过刘月沾了些凉意的指尖。
裴砚琛替她解下围巾,指腹不经意擦过她颈后,带起一阵极轻的战栗。
“先喝杯温水。”他换了拖鞋转身往厨房走去。
刘月坐在沙发上翻看手机,屏幕里还停留在那篇论文的截图。
裴砚琛端来玻璃杯,她顺势往旁边挪了挪,他便挨着她坐下,膝盖几乎相贴。
温水递到手里,杯壁的温度刚好。
刘月仰头喝了半杯,余光瞥见他正低头解袖扣,衬衫领口松开半寸,露出雪白的肌肤。
“论文里的动态补偿算法,”她放下杯子,纤纤玉手搭在男人的手上,“你觉得我能用到下个月的项目里吗?”
裴砚琛的拇指摩挲着她的指节,那里还带着点室外的凉意。
“把参数调小三个量级。”
他的呼吸落在她耳尖:“我明天把模拟数据发给你。”
刘月忽然倾身,唇擦过他的下颌。
他没动,只是抬手按住她的后颈。
窗帘被夜风掀起一角,月光漫进来,照亮他衬衫上未系紧的第三颗纽扣。
她的指尖刚碰到纽扣,就被他握住手按在沙发上。
裴砚琛的吻落下来,带着点温水的清润,从唇角到耳垂,慢得像在数秒针的刻度。
“头发沾了草屑。”他忽然停住,指尖替她拈掉发间的碎屑,动作认真得不像在亲吻间隙。
刘月笑出声,反手勾住他的领带往自己这边带。
他配合地俯身,西装外套蹭过沙发扶手,发出轻微的摩擦声。
暖光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流动,像把所有棱角都磨成了柔软的弧线。
直到玄关的灯自动暗下去,裴砚琛才拦腰将她抱起。
刘月的脸颊贴在他胸口,能听见他平稳的心跳,和他走路时口袋里钢笔偶尔碰撞的轻响。
与此同时,蓝羽思索良久,还是给沈昭然打去了电话。
“浅浅?”
听筒里传来沈昭然沉稳持重的声音。
“阿昭,出来见一面,一起吃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