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和c台的故事了,估计也是他做这个话剧的原因。权力的压迫,
至于戏比天大,不能改更是扯淡,有什么不能改的,不说戏剧,就是小品,也在随时随地的改啊,他们讨厌的是被不懂戏的人压着改,用权力逼着你改,你有说服力,可以改编的更好,他们是可以接受的。
戏比天大是演员对观众的负责。老祖宗的东西一个字不能改是戏班子的坚守。
但是京剧好像就是一直在改,京剧的诞生。
话说大清乾隆爷,那可是个超级会玩儿的“老寿星”。他过八十大寿,那排场,就想吧——绝对是大清顶流,全球限量版豪华生日趴!
老爷子当了六十年皇帝,又当了几年太上皇,什么好东西没见过?江南的丝绸,西洋的钟表,满汉全席都吃腻了。这八十大寿,送什么礼才能让老爷子乐呵乐呵,成了全国上下最头疼的KPI。
送奇珍异宝?俗!
送万寿无疆图?土!
这时候,就有人灵机一动:老爷子爱看戏啊!宫里的昆曲班子是雅,但听多了也犯困;各种地方戏热闹,但又觉得有点“土嗨”。这就好比现在,总听交响乐想换换摇滚,总听流行又想尝尝民谣。
于是,生日趴的总策划一拍大腿:有了!咱们搞个“全国戏曲总决赛”!
圣旨一下,全国各地戏班都疯了!这简直就是大清版的《喜剧人》+《好声音》总决赛现场,评委是皇上,奖金是无上荣耀,出道即巅峰!
想想那场面:
安徽来的“徽班”,打头阵的是“四大徽班”——三庆、四喜、和春、春台。他们就像今天的实力派天团,唱念做打,功底扎实,剧本还特别有深度,属于“学院派”代表。
湖北来的“汉调”班子,带着楚地的泼辣与激情,唱腔高亢激越,听得人热血沸腾,好比是摇滚乐队,一开嗓就能掀翻屋顶。
还有昆曲班子,作为曾经的宫廷顶流,虽然有点过气,但身段优雅,唱词典雅,属于高冷艺术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