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“成妃的病不能拖,”温景安说道,“一定要治好她。”
御医们全力以赴地为成妃进行治疗,但她的病情却每况愈下。温景安和沈凌汐日夜守候在她的床前,心急如焚,忧心忡忡。
时光匆匆流逝,五天后的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,成妃程思琪的病情愈发沉重。她躺在床上,面色惨白如纸,呼吸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。温景安和沈凌汐紧握着她的手,眼中满是悲痛与不舍。
成妃用尽最后的力气,虚弱地开口道:“陛下……臣妾陪伴了您五十三年啊……臣妾记得是乾隆三年六月初七进入长安皇宫的……那时臣妾还是大王爷温景裕的奸细……后来温景裕联合几位王爷谋反,臣妾毅然决然地选择投靠陛下……自那以后,臣妾全心全意地侍奉陛下至今……臣妾还记得您是乾隆三年七月十四日第一次临幸臣妾的……想必当时您对臣妾心存戒备……所以才会最后临幸臣妾……后来臣妾深深地爱上了您……自然对陛下忠心耿耿……”
程思琪的声音越来越低,仿佛随时都会消失在空气中。温景安和沈凌汐默默地聆听着,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。他们深知成妃的深情厚意,也明白她对自己的重要性。然而,面对病魔的无情侵袭,他们只能默默祈祷,希望奇迹能够降临。
成妃程思琪缓了好一会儿,终于再次开口,但声音依然虚弱:“臣妾这一生,陪伴陛下已然足够长久,亦无甚遗憾。然而,臣妾心中仍有一未了心愿,便是无法再回到长安城看上一眼。自乾隆五年与陛下一同逃离长安城以来,迄今已过去五十一年。此间,我们历经艰险,成功摆脱北戎蛮子的威胁,迁都北京,而后又随陛下西征,最终抵达今日的非洲加纳阿克拉。可惜的是,在这漫长的五十一年里,臣妾却始终未能回到那令臣妾魂牵梦绕的长安故乡。”言及此处,她的眼眶渐渐湿润,泪水顺着脸颊滑落,滴落在冰冷的地面。
程思琪稍稍平复情绪后,缓缓开口说道:“臣妾自幼便受温景裕收留,生于长安,长于长安,对这片土地充满深厚的感情。然而,命运弄人,如今臣妾命在须臾,而阿克拉距离长安足有两万五千里之遥,臣妾实在难以回去,恐怕到死也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。”说到此处,她不禁潸然泪下,泪水如决堤般流淌而下。成妃程思琪的声音悲哀至极,她多么希望能够回到长安,那片生养她的土地,然而现实却无情地将她困在了遥远的异乡,让她客死他乡。
温景安和沈凌汐静静地听着成妃的话语,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悲伤。他们理解成妃的心情,明白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然而,他们同样身处困境之中,无法立即满足成妃的心愿。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,必须先统一世界,才能带着成妃的遗体回到她的故乡长安。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,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。
“成妃,”温景安握住成妃的手,眼中含泪,“我们会完成你的遗愿,让你回到长安,回到你的故乡。”
沈凌汐也在一旁泣不成声,她知道成妃对长安的思念,她知道成妃对温景安的重要性。她承诺会安排一切,确保成妃能够以最尊严的方式回到她的家乡。
“成妃,你放心,我们会让你的遗愿得到满足。”沈凌汐哽咽着说道。
成妃微微点头,表示理解和感激。她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,但很快就消失在了无尽的疲惫之中。她的手无力地垂了下去,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都已离她而去。
在这个悲伤的时刻,所有人都沉默不语,心中充满了对成妃的怀念和不舍。他们知道,成妃的离去是无法挽回的事实,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纪念她,让她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。
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,大清皇帝温景安的成妃程思琪在非洲加纳的阿克拉城薨逝,享年六十九岁。她于乾隆三年六月初七进宫为妃,历经五十三年的宫廷生活。在这漫长的岁月里,她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,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。她对大清皇帝温景安的感情,从最初的被利用到后来的真心相待,历经了从利用到真挚的转变,最终成为了一段深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