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出望外。他没想到大齐皇帝竟然如此重视自己的女儿,赐予如此高贵的封号。这让他对大齐充满了感激之情,也更加坚定了他与大齐结盟的决心。
而远在京城的彭熙苒得知自己被册封为\"惇妃\"后,也是激动万分。她明白这个封号背后所代表的意义,也感受到了大齐皇帝对自己的厚爱。从此以后,她将肩负起更多的责任,努力维护好大齐与南疆之间的友谊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册封典礼如期举行。那一天,京城张灯结彩,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。彭熙苒身着华丽的服饰,仪态万千地接受了册封。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赞叹,纷纷向她表示祝贺。
自此之后,大齐和南疆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,双方在各个方面都展开了深入且广泛的合作。政治交流频繁,经济往来日益增加,文化融合更是如鱼得水。而\"惇妃\"这个封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,它更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,闪耀着历史的光辉,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美谈,见证着两国之间那份坚不可摧的深厚情谊。
然而,当大魏皇帝拓拔宏听闻大齐与南疆结盟的消息后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担忧。他立刻召见丞相刘秉忠,询问对策:“丞相啊,大齐竟然和南疆结盟了,这对于我们来说,局势恐怕会越来越严峻啊。”拓拔宏皱起眉头,语气中满是焦虑。
刘秉忠陷入了沉思,片刻后回答道:“陛下,尽管大齐和南疆已经联合起来,但我们并非毫无胜算。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内部矛盾,从中寻找突破口,逐步将其分化并瓦解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要加大对边境的防守力度,严密戒备,以防万一。”
拓拔宏微微点头,表示赞同刘秉忠的建议。他深知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,但也明白不能轻易被困难击倒,又问:“除此之外,还有何计?”刘秉忠继续道:“陛下,我们还可派人潜入南疆,挑拨离间,让他们内部生乱,无法全力支持大齐。”拓拔宏沉吟片刻,然后道:“好,就依你的计策行事。同时,加强边防,不得有失。”刘秉忠领命而去,拓拔宏则陷入沉思。他知道,这场战争,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,更是智慧的比拼。
而在福州,沈凌汐得知魏军的动向后,立刻召开紧急会议,与温景安、陈泽等人商讨对策。她提出:“我们必须加强情报工作,防范魏军的诡计。”温景安点头,下令加强谍报网络,密切监视魏军动态。同时,他也对沈凌汐的预见性表示赞赏:“皇后之智,朕深感欣慰。”陈泽亦附和:“陛下,娘娘,微臣以为,我们还需加强与南疆的情谊,共同应对魏军的阴谋。”
沈凌汐点头,她深知,只有团结一致,才能抵御外敌。于是,她亲自起草书信,派遣使者送往南疆,表达大齐的决心与诚意。
乾隆七年六月十五日,温景安正式册封彭熙苒为惇妃。当夜,月上中天,星沉碧海,温景安留宿惇妃寝宫。彭熙苒望见温景安到来,心如鹿撞,紧张而恭敬地起身相迎。尽管内心波澜壮阔,她仍尽力维持表面的风平浪静,柔声说道:“臣妾参见陛下。”
温景安踏入惇妃彭熙苒的寝宫,他的目光恰似春日暖阳,温和且充满敬重。他微微抬手,示意彭熙苒免礼,言语宛如和风,平缓地说道:“惇妃,今日你已受册封,此后你便是大齐的一分子,愿你能在此感受家的温暖。”彭熙苒微微一怔,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感动。她深知自己的身份特殊,肩负着南疆和大齐和平的使命。她低下头,轻声回答:“陛下,臣妾自当尽心竭力,为大齐和南疆的和平与繁荣贡献绵薄之力。”温景安点头,他的眼中流露出对彭熙苒的信任与期待:“朕相信你,也期待着我们两国能够携手共创辉煌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仿佛忘却了所有的纷争与纠葛。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被权力、欲望所交织,但在这一刹那,他们却共同领略到了一份凌驾于政治利益之上的纯真情愫。
此时此刻,温景安心怀好奇地向彭熙苒发问:“熙苒,可否与朕详述一番南疆之地的风土人情?还有关于你幼时的种种经历呢!”彭熙苒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柔和的光彩,她轻声细语,语调中蕴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