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的经验一点点沉淀,再加上李阳手把手的耐心指导,郭峰早已能独立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工装,从版型裁剪到细致走线,都透着股专业劲。
李阳看在眼里,心里比谁都高兴,‘’小峰,再有一个多月,你就能走出这高墙了。
‘’
郭峰的眼睛瞬间亮了,藏不住的笑意从眼角眉梢溢出来,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:‘’李叔,我郭峰能有今天,全靠您一路帮衬、手把手教我本事。
等我出去了,就开一家小小的裁缝铺,凭手艺吃饭,再也不犯糊涂了!
‘’
这段时间,缝纫车间的产量节节攀升。
虽说没有积压库存,但产出的服装刚好能稳稳跟上‘’旮旯服装专卖店‘’的货源需求,供需衔接恰到好处。
李阳设计的服装本就款式新颖、线条简约又不失大方,一推向市场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喜好,成了店里的‘’爆款‘’。
这热度引来不少厂商和商场老板,他们纷纷找到监狱长,想洽谈合作、直接拿货,却被王海生婉言拒绝了:‘’实在抱歉,车间生产的衣服已经被旮旯服装专卖店独家订购了,你们要是想进货,得直接跟他们谈。
另一边,杨光为了帮监狱创造更多的利润,也为了给哥哥争取更多的减刑机会,算盘打的格外精细——给其他厂商和商场的每件衣服利润空间,只留了三十块钱。
他还把专卖店的营业时间从早上八点涨到深夜十二点,又印了一沓沓传单在周边放。
有的顾客就是拿着传单找上门来,店里的生意越红火。
监狱长财务那边,一笔笔货款接连不断的打进账户,数字一天天往上长。
王海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,心里像揣了团暖烘烘的炭火,满是欢喜。
他暗自盘算:监狱总算不用再靠政府补贴过日子了,如今每天都有实实在在的盈利进账,这多亏了李阳这个服装设计师,热心得帮助其他服刑人员,还有他妻子王秀梅在外头帮着忙活。
他当即拿起电话,把李阳在监狱里亮眼的表现、王秀梅在外的默默帮衬,还有财务账户上一笔笔不断增长的收入,一五一十的向上级领导做了汇报。
电话那头的领导听完,语气里满是赞许:‘’海生,你的意思我清楚了。
这件事我会和其他领导一起研究,针对李阳这份突出的贡献,肯定会考虑给他适当减刑。
‘’
王海生谢过领导,挂断了电话。
他心里跟明镜似的——凭李阳这段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