牢房里的排查像一张细密的网,一点点收紧。
干警们戴着白手套,手电筒的光柱掌握墙缝里的积灰,掠床板下的阴影,连墙角那只缺了口的搪瓷缸都被翻过来,里里外外照了三遍。
有人蹲在地上,用镊子夹起一根可疑的纤维,小心翼翼装进证物袋。
有人拿着紫外线灯,在枕头、被褥、甚至床架的绣迹上缓缓人间移动,光柱所及之处,任何荧光反应都逃不过眼睛。
铁架床被摇得咯吱响,铺盖卷被抖开,棉絮分散在空气中,墙角的尿桶被拎出去倒空,内壁用特制试纸擦了又擦,连洪建藏在床板夹层里的半截烟蒂,都被镊子夹出来,跟那新人的牙刷、毛巾一起,装进贴有标签的透明袋。
‘’动一下!
手抬起来!
‘’呵斥声混着金属摩擦的脆响,每个服刑人员都被搜身,衣缝被扯开,鞋底被敲的咚咚响。
有人拿着放大镜,对着牢房铁门的锁孔反复端详,仿佛能从那圈袖子里看出什么端倪。
可整整半天过去,那包氰化钾的粉末没找到,下毒的痕迹没留下,连半个带指纹的容器都没见着。
水泥地上除了经年累月的污渍,只有干警们来回踱步的脚印,像一个个问号,悬在沉闷的空气里。
排查的网越收越紧?
干警们又搬来了便携式检测仪,对着被褥、枕头甚至墙面的斑驳痕迹逐一扫描,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始终稳定在安全阈值,没有一丝氰化物残留的信号。
有人取了新人用的搪瓷杯,倒上试剂晃了晃,液体依旧澄清,床板缝隙里的积尘被棉签细细粘起,送去临时搭建的简易化验台,显微镜下只有细碎的纤维和泥土颗粒。
领头的队长眉头拧个疙瘩,突然挥手,让所有人停手。
‘’把这排牢房的服刑人员都带到活动室,分开问话。
‘’他声音压的很低,‘’从昨天到今早,谁见过有人靠近这个床位?谁跟死者说过话?哪怕是递过一根烟、借过一次火,都给我挖出来。
‘’
铁栅栏外,提审的脚步声此起彼伏,每个被叫住的人都低着头,手指绞着囚服下摆,回答的声音比蚊子还轻。
干警们拿着笔录本,眼神像探照灯似的扫过每个人脸,记下他们每说的一个字,又反复核对时间线——谁起夜时见过谁的影子?谁的床铺离案地最近?连洪建被问到时喉结滚动的频率,都被暗暗记在本子上。
活动室的灯泡忽明忽暗,映着一张张紧绷的脸。
有人问得急了,突然拔高声音辩解,立刻被厉声喝止。
有人盯着地面反复摩挲手指,像是想把什么痕迹搓掉。
可无论怎么追问,那些碎片化的回答都拼不成完整的线索,每个人的证词都像进了水的纸,软塌塌的立不住脚。
直到暮色漫进铁窗,最后一份笔录也画上了句号。
队长把一摞纸重重拍在桌上,纸上的字迹被灯光照的虚,却像那些若隐若现却始终抓不住的疑点,沉沉压在每个人心头。
干警们再次调取了这几天的监控,反复查看后,未现任何异常。
留意到,洪建昨天午饭时曾匆匆返回牢房,逗留了约十多分钟。
随后,干警们再次提审洪建。
面对追问,洪建起初几乎崩溃,但常年出入监所的他很快稳住心神,用平静的语气解释:‘’我昨天午饭刚吃了两口,突想起还有烧鸡没吃,想着趁没人自己全吃了——当着大家的面,不给显得吝啬,给了吧,这么好的烧鸡又可惜,我就急着回牢房吃了。
吃完把骨头和包装袋都扔垃圾桶了。
‘’
干警们随即找来尚未清理的垃圾桶,果然从中翻出了鸡骨头和包装袋。
追问之下,洪建称烧鸡是哥哥所送:‘’我也没见着人,管教说我哥来过,守卫说他着急办事,放下东西没多久就走了。
不信可以问管教,东西都是管教仔细检查过的,确认没违禁品才让我领的。
干警又问他有几个哥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