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,徐慧刚坐在李家的饭桌前,王秀英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放在她的面前,面条上还有两个煮熟的鸡蛋。
‘’姨,快吃吧,一会凉了。
‘’
王秀英笑着说完,转身又去了外屋,不一会端进一盆玉米面饼子,赵艳端进几碗白菜汤,桌子中间还放了一盘自家腌制的咸菜。
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,开始吃着早饭。
这时,外面传来汽车的喇叭声。
天气太冷,窗户的玻璃上都挂满了霜,丛屋里根本看不见外面的情况。
离门最近的王秀英站起身,走到外屋推开门一看,只见家口停着三辆轿车,车上下来四男三女七个人,向屋里走来。
王秀英不由地怔住了,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,他脊背挺得笔直,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皱纹,却很有精神,他身穿一身黑色的厚棉袄,棉袄虽然款式普通,却干干净净,围着一条深灰色的旧围巾,两端整整齐齐地垂在胸前,他的眼神透经沧桑的淡然,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魄,仿佛往昔岁月的那些波澜壮阔的经历都化作了沉稳的气场,让人不敢小觑。
紧跟在老者后面的也是一个老者,他头花白却精神矍铄,穿着洗得白但依的笔挺的藏青色中山装。
纽扣扣得严严实实。
衣角平整没有一丝褶皱。
右胸前的衣兜里还插着两只钢笔,他戴着一副老花镜,镜片里的眼神慈祥有光,一举一动尽显教书育人沉淀的儒雅与从容。
紧随其后的一个中年男子,他上身穿着一件棕色的皮夹克,下身穿着一件黑色的西裤,脚穿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。
微卷的头随着晃动,不羁的眼神带着一丝玩世不恭,独特的气场让人不敢靠近,却又忍不住注目。
最后一位男士透着文艺气质,深蓝色的长风衣随风飘动,十分潇洒。
白色的高领毛衣搭配着黑色西裤,简约低调,黑色的帽子下,深邃的眼睛藏着对生活的热爱,他微微抬头,轻轻眠瞬间,都散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,让人望而却步。
穿淡紫色羊绒大衣的女士,看上去有四十七八岁,身姿轻盈,大衣上细腻的纹理彰显品质。
领的别着小巧的胸针,她将头盘成优雅鬓,几缕碎垂在脸颊,手上拎着个黑色的手提包,每一步都迈得轻盈又坚定。
眼神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身穿红色毛呢外套的女士,她气质干练,修身的外套勾勒出她利落的身形,白色的衬衫搭配着黑色的蝴蝶结,端庄又不失俏皮,黑色的半身裙下面是黑色的高跟鞋,走路时步法坚定,大波浪卷随着动作轻轻摆动,自信的眼神透露大家闺秀的风范。
最后的女子也是她们三个中年纪最小的,看上去有二十四五岁,她穿着一件长款白色的羽绒服,领口一圈厚实的毛衬得她脸蛋愈娇俏。
蓝色的牛仔裤搭配着黑色的雪地靴,时尚大方。
她戴着红色毛线帽,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,眼神清激纯真,有一种凡脱俗的美。
这七个人在离王秀英还有几米远时,王秀英这才反应过来,慌张跑回屋对着对贵兰说:‘’妈,不好了,咱家院外停了三辆车,车上下来四男三女七个人,往咱屋里来了,他们个个气度凡,一看就是城里的有钱人。
‘’
王秀英的话刚说完,这七个人就鱼贯而入,当他们看见正在吃面条的徐慧时,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。
年长的那两位老者正是徐慧的两个弟弟徐涛和徐海,那两个中年男子是徐慧的大儿子王永强和二儿子王永安。
穿淡紫色羊绒大衣的女子正是徐丹,穿红色外套的女子是刘慧的大女儿王娜,年纪小的她的小女儿王娟。
原来徐丹在电话里把找到了姐姐的喜讯告诉我哥哥和外甥,他们一家人起大早就开车从大连赶来朝阳,徐丹怕他们找不到,就开车去市里接他们。
徐涛走上前,抓住徐慧的手,哽咽地说:“姐姐,我以为再也看不见你了。”
徐慧也愣住了,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