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“有可能,我试试。”
“我也试试。”
“我快把眼珠子瞪出来了,感觉杯子动了一下,我觉醒了!”
“……我在旁边看着呢,看你可怜帮你晃了下杯子……别做梦了……”
“……别闹!我在潜心修炼呢!”
“得,我算懂了,[这玩意不是普通人能碰的]”
“不,我是道士,经常打坐,好像觉醒了‘念力’……”
“你可别嘴硬了!你就是个‘奥道士’!”
“我也要打坐!教教我!”
“别闹,没天赋的那不叫打坐,叫打瞌睡。”
“别闹了……想起上课打瞌睡的画面,我DNA都动了。”
闹剧归闹剧,还是有很多“武技”被创造出来,虽然粗糙,但在网友的“督促”下不断进步。这些“现实超能力”,也勾起了众人极大的好奇心,网上还有博主分享“武技心得”。
逐渐地,一个个新的流派,开始在蓝星上涌现。
官方亲眼见证了眼前的这一幕。
那情形,实在让人感到十分满意。
毕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,很容易出现一批投身研发的人才。
以武技的研究探索为例。
当然,短期内他们不打算对武技进行规范化的等级划分。
因为目前掌握的数据还不够充分,无法进行精准清晰的定义。
然而随着时间慢慢流逝,
这些相关的事情,已经在网络上悄悄开始了自发的等级划分。
比如,
发力增幅程度在1.5倍以内的,被归为一级武技。
处于1.6至2.0倍区间的,被划定为二级武技。
至于更高的层级,
暂时还没有从众多网友中产生出来。
所以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规划。
但就目前来说,一套完整的二级武技,
其吸引力足以让很多民众疯狂追捧。
当然,即便是二级武技,也不能让所有发力形式都达到1.6倍及以上的效果。
毕竟在这之前,情况并不是这样的。
另外,还有一些在前期开发阶段产生的招式,
一开始大多在1.1倍的增幅水平,后来经过不断改进优化,逐渐达到1.6倍甚至更高的层级。
当然,
他们并不是没有头绪、单纯靠随机去创造,
而是专注于对生物能运用流程的研究探索,
慢慢找到更合适的运用方式。
毕竟,他们能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增幅提升带来的变化。
甚至可以说,他们体内的生物能,
能够对体温产生影响,或者让生物能呈现出沸腾、凝滞等不同效果。
这一发现,再次引发了众人的欢呼。
“哇,居然还能让能量变得狂躁,或者反过来让它变得静止?”
“是啊,我发现能量狂躁的时候能帮助提升身体素质,在接近凝滞状态时,出拳打人居然还能附加负面效应,这都可以?”
“你们说,这些特性咱们能不能好好利用起来?”
“还真别说,我打算试试!”
“我已经试过了!感觉好像确实有效果!”
“没错!我也尝试了!发现这东西对基础素质的提升幅度挺大,就是持续时间不太长!”
“也就是说,咱们有望开发出另一类功法了?”
“确实是这样,虽然生物能的消耗速度比较快,但明显具有实际应用价值。”
“要不,咱们自己尝试做个试验?”
“这样做可行吗?”
“有什么不行的?官方目前只提到要开放初级武馆,除了靠设备吸引之外,其他方面咱们自己开发探索肯定更有意思。”
“那咱们先花些时间学习,之后想办法搞到设备,去冲击中级武馆,到时候咱们一起合作,肯定能搞出一个又一个武技功法!”
“听起来好像可行?不过这事最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