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年习俗不能忘,越近家门越紧张。
好友亲朋若相问,如何应答费思量。
那个年代的人情味真的很浓,每逢过年、过节,大家都会聚到一起,特别是拜年的时候,全家老小集体总动员,走亲访友,热热闹闹,一路上,往往还能够遇到熟识的人。
志强的爷爷是煤矿工人,单位分了房子,退休后一直住在那里,从家里出到矿区,坐拖拉机大概要一个多小时。
“志刚,我们家大大小小十来个人,拖拉机能够坐得下吗?”
李老根问道。
志强哥哥买了一辆拖拉机,平时帮别人拉拉货,赚点油盐钱。
“爸,能够呢,大家都准备好了吗?”
“嗯!”
“准备好了就出,去爷爷家吃中午饭。”
“好嘞!”
“哥,你什么时候买了拖拉机?”
志强问道。
“买了有几个月了。”
志刚一边检查护栏一边回答。
“嗯!
有了车子出门方便多了。”
“是呀!”
志国凑过来。
三兄弟说闲话的空隙,大家都纷纷上了车。
“妈,你带着文文坐前面去吧!”
王春花对婆婆说。
“还是你带着孩子坐前面,我带娇娇站后面得了。”
“那怎么行呢!
你的腿脚不好使,还是您坐前面去,”
正当婆媳俩谦让的时候,李老根话了:
“我说老婆子,你就坐前面去吧,跟自己的儿媳妇客气什么呢!”
“妈,您带文文坐过来,别磨磨唧唧了,”
志刚在前面喊道。
“好吧!”
“大家都扶好栏杆,我开车了。”
“知道了,大哥,你就开车吧!”
小燕子朝志刚喊道。
一路上,志强站在阿秀的身后,把她搂在怀里。
“二哥,你们要不要这么腻歪呀。
车上可还有未成年人呢!”
小燕子的话羞的阿秀满脸通红。
“嘿嘿!”
某人傻笑。
一家人说说笑笑就到了矿区门口,志刚停好拖拉机,李老根和张秀琴牵着孙子孙女走在前面,孩子们手里都提着礼物跟在身后。
爷爷奶奶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,此时正探出头朝窗外看呢!
“老伴,老二一家人来了,”
爷爷朝奶奶喊道。
“啊…好好!”
奶奶笑眯眯,忙着摆糖果。
人多就是热闹,一家人进了家门,忙着跟爷爷奶奶拜年,老俩口笑得合不拢嘴,忙给孙子、孙女,曾孙他们包红包。
“这位是…”
“奶奶,这是我女朋友阿秀,”
志强赶紧介绍。
“爷爷奶奶新年好!”
阿秀忙跟二老打招呼。
“好好,这姑娘真俊哟!
上次你爸提了一嘴,人啊!
上了年纪,怎么把这事就给忘了呢!””
奶奶拉着阿秀的手慈爱地抚摸着。
“奶奶,是晚辈的不懂事,早就应该来看望您了,”
阿秀笑眯眯亲昵地挽着老人家的胳膊。
“瞧,这小嘴多会说话,是我们强子的福气哟。”
“嘿嘿!”
某人站在旁边傻笑着。
“爷爷奶奶,这是我们孝敬您的,”
四兄妹掏出红包放在二老的手中。
“我的孙儿们真懂事,还是秀琴教导有方呀!”
爷爷奶奶喜笑颜开,一个劲地夸赞。
“娘,是我们家的家风好,也是您二老教导有方呢。”
平时李老根磨子都压不出一个屁,今日说话二老听了很受用。
“都别光顾站着说话了,吃点东西吧!”
桌子上早已经摆满了糖果,奶奶一个劲地招呼。
“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