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那时虽然穷,但觉得有依靠。
如今娘家还在,却已经不是她的避风港。
她又想到自己的两个孩子。
大儿子小军十四岁,已经开始学他爸爸的样子对她呼来喝去;小女儿小芳十二岁,性格懦弱,从不敢在她挨打时出声。
如果她离婚,孩子们会跟她走吗?恐怕不会。
王家不会放人,孩子们自己也未必愿意跟着一个无法给他们安定生活的母亲。
黑暗中,李秀英的眼泪无声地流淌。
她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境:留下,可能被打死;离开,可能饿死。
无论哪种选择,都看不到光明。
几天后,村里传来了消息:镇上的妇联来了人,要在村里办法律知识讲座,专门讲家庭暴力和妇女权益保护。
李秀英心动了,她偷偷去了村委会大院,躲在人群最后面。
妇联的工作人员讲了很多她从未听过的东西:家暴是违法行为,受害者可以报警;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分割;女方有权要求孩子的抚养权
讲座结束后,李秀英鼓起勇气上前,悄悄向工作人员咨询了自己的情况。
那位姓张的女士耐心听完她的讲述,郑重地说:“大姐,您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提出离婚。
根据最新法律,家暴是法定离婚理由,而且您可以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,包括房子。”
“可是房子是他家婚前盖的,地也是他家的,我能分到吗?”
李秀英急切地问。
“如果是婚前财产,可能比较困难,但如果是婚后翻修或者扩建的,您可以要求补偿。
再者,您为家庭付出这么多年,理应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。”
张女士解释道,“我们妇联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援助。”
一丝希望从李秀英心中升起:“真的吗?你们能帮我?”
“当然,保护妇女权益是我们的工作。”
张女士递给她一张名片,“有时间可以来镇上找我们,详细谈谈。”
李秀英小心翼翼地收起名片,仿佛揣着一颗火种回家。
然而这颗火种很快就被现实浇灭了。
当她试探性地向王大力提出离婚和财产分割的想法时,换来的是一顿更加凶狠的毒打。
“离婚?你想得美!
老子就是打死你,也不会让你带着王家的东西走!”
王大力边打边骂,“还敢去听什么妇联讲座?看老子不打断你的腿!”
这次,连婆婆也加入了骂战:“不知好歹的东西!
我们王家养你这么多年,你还想分家产?做你的白日梦!”
更让李秀英心痛的是,儿子小军冷眼看着这一切,不仅不劝阻,反而说:“妈,你就消停点吧,别整天惹爸生气。”
那天晚上,李秀英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,偷偷跑到村口的小卖部,用公用电话拨通了张女士给她的号码。
电话那头,张女士听完了她的哭诉,沉默了一会儿,说:“大姐,这种情况,我们建议您先逃离那个环境,到镇上的庇护所来住一段时间。
这里提供食宿,您可以安心找工作,然后再慢慢打离婚官司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庇护所?”
李秀英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。
“是的,专门为家暴受害者提供的临时住所。
不过”
张女士犹豫了一下,“这里最多只能住三个月,之后您就得自己找地方住了。”
三个月。
李秀英握着话筒的手微微颤抖。
三个月后,她能找到工作和住处吗?一个三十八岁、只有小学文化、除了农活和家务什么都不会的农村妇女,在镇上能生存下去吗?
回到家里,李秀英一夜未眠。
第二天清晨,她照常起床做早饭,却现自己的右手颤抖得连勺子都握不稳。
那一刻,她突然明白,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,她都已经到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