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吃不吃?”
又来了。
“你吃不吃”
这三个字。
李秀兰终于没忍住,状似随意地问:“如果我说吃,你会给我挖一勺吗?”
陈浩愣了一下,突然笑了:“妈您今天怎么了?当然会啊。”
说着真挖了一勺递过来。
李秀兰接过勺子,西瓜很甜,凉丝丝的,但她心里还是堵着什么。
“儿子,”
她尽量让语气轻松,“你记不记得小时候,有什么好吃的,你总是第一个往我嘴里塞?”
陈浩一边刷手机一边点头:“记得啊,那不是小时候嘛。”
这话像一根细针,轻轻刺了她一下。
“现在长大了,就不记得妈妈爱吃什么了?”
她半开玩笑地说。
陈浩终于抬起头,有些困惑:“妈,您今天是不是不舒服?我怎么会不记得您爱吃什么?您爱吃鱼眼睛、鸡爪子、西瓜心最讨厌吃芹菜和胡萝卜。”
他一口气报出一长串,准确无误。
李秀兰愣住了。
原来他都记得。
“那为什么现在总是问‘你吃不吃’?而不是直接分给我?”
她终于问出了口。
陈浩放下手机,表情认真起来:“妈,那是因为我觉得您是我妈妈,但也是独立的人啊。
我不能替您做决定吧?万一您不想吃呢?万一您在减肥呢?小雯说,这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权。”
李秀兰张了张嘴,说不出话来。
原来,在儿子看来,这是尊重的表现。
而在她看来,这是生分的开始。
那天晚上,李秀兰失眠了。
她想起自己的婆婆——陈浩的奶奶。
老人去年去世前,曾拉着她的手说:“秀兰啊,做母亲的,最终都要学会退出。
儿子长大了,就有自己的日子了。
咱们得认。”
她当时不明白,现在却仿佛懂了。
又一周过去,陈浩带着小雯再次回家。
这次李秀兰心态平和了许多,虽然听到那句“妈,你吃不吃”
时,心里还是会轻微地揪一下。
饭后,小雯主动帮忙切水果。
李秀兰看见她仔细地把芒果切成小块,插上牙签,先端给老陈,再给她,最后才是她和陈浩。
“阿姨,您尝尝这芒果,特别甜。”
小雯笑着说,眼睛弯成月牙。
李秀兰忽然问:“小雯,你在家也会这么问爸爸妈妈‘你吃不吃’吗?”
小雯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不会啊,我都是直接塞我爸嘴里,他嫌我手脏我也塞!”
说着自己先笑起来,“但您不一样嘛,陈浩说要有分寸感,不能太随意。”
李秀兰的心突然被触动了。
原来,儿子不是生分了,而是在用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尊重她。
那一刻,她心中的郁结突然释然了。
送走年轻人后,李秀兰给母亲打了个电话。
八十岁的老母亲耳背,她不得不大声说话:“妈,您想吃点什么?下周我带去看您。”
电话那头传来笑声:“什么都行,你买的我都爱吃。”
简单的一句话,却让李秀兰眼眶热。
她突然意识到,在母亲面前,她何尝不也是那个问“你吃不吃”
的女儿?每次回家前都要打电话问母亲需要什么,而不是直接买好带去。
原来,她也无形中划下了那条线。
世代更迭,角色轮转,每个母亲都要经历这样的时刻——从孩子的全世界,退居到世界的一角。
周末,陈浩一个人回家时,李秀兰正在包饺子。
她故意说:“我包了你最爱的韭菜虾仁馅,不过小雯好像对韭菜过敏?要不我给你装点生的带回去煮?”
陈浩洗了手过来帮忙:“不用,我在这儿吃够就行。
小雯说了,不能老是往家拿东西,好像我是没断奶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