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件件物品上扫过,手指也跟着轻轻点数。
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动作,她心里想着,按照当初和商家购买时的约定,把多余的部分退回去,这样既不浪费,也能节省一些开支。
然而,就在辛薇全神贯注点数的时候,她的弟媳突然像炸了毛的母鸡一般大闹起来。
弟媳双手叉腰,脸涨得通红,扯着嗓子大声嚷嚷:“我说嫂子啊,你这是啥意思啊?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点数,难不成是看不起我们呗?你这是怕我们私藏东西呢,故意埋汰人是不是?”
那声音尖锐得仿佛要穿透人的耳膜,周围原本还在轻声交谈的亲戚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吵闹声吸引,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。
辛薇被弟媳这一闹弄得有些不知所措,她停下手中的动作,一脸错愕地抬起头,想要解释:“弟妹,你误会了,我这是和商家提前说好的,把多余的退回去……”
可还没等她把话说完,弟媳就不耐烦地打断她,继续不依不饶地数落着,那架势仿佛辛薇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。
站在一旁的杜玲,静静地看着这一幕,心中不禁感慨万千。
她看着辛薇那委屈又无奈的神情,再瞧瞧弟媳那理直气壮的模样,轻轻叹了口气。
在她看来,这原本简单的一件事,却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变得如此复杂。
杜玲由此陷入了深深的思考,很快便得出了一个结论。
她觉得,兄弟姐妹之间一旦经济不对等,那相处起来可就容易多了许多心思。
就拿今天这事儿来说,如果大家家庭情况都差不多,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误解和矛盾。
那些关系好的兄弟姐妹,往往都是家庭情况相当,有着一致的三观。
他们在相处过程中,有来有往,彼此之间都很清楚经济上的事情要明算账。
今天你请我吃顿饭,改天我就回请你;你送我一份礼物,我也会找机会还你一份心意。
大家互不相欠,心里都敞亮,自然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和矛盾。
杜玲想着,要是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明白这个道理,那家庭里或许就会少很多纷争,多一些温暖和和谐。
可现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,就像眼前这一幕,好好的聚会,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变得有些尴尬和不愉快。
她默默摇了摇头,希望这样的情况以后能少一些。
聚会不欢而散后,杜玲回到家,心中的感慨仍未消散。
她坐在窗边,望着窗外的夜色,思绪飘得很远。
这时,电话铃声突然响起,是杜枝打来的。
杜玲犹豫了一下,还是接起了电话。
电话那头,杜枝的声音带着一丝少见的温和:“姐,今天我想了很多,以前是我不对,总是嫉妒你,还对你脾气。”
杜玲有些惊讶,一时不知该说什么。
杜枝接着说:“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帮我,是我不懂得珍惜。
以后我会改的。”
杜玲眼眶微微泛红,轻声说:“好,姐等你。”
挂了电话,杜玲心中涌起一丝温暖。
她想,或许亲情的纽带还能重新变得紧密。
与此同时,辛薇也给杜玲来了消息,说弟媳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向她道了歉。
杜玲看着消息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她相信,只要大家都愿意放下心中的芥蒂,兄弟姐妹间还是能重拾那份温暖与和谐的。
几天后,杜玲接到了小表哥李东的电话。
电话里,李东语气诚恳:“玲姐,我想明白了,大表哥这些年为我家做了那么多,我不该为了那套房子就骂他。
我准备去给大表哥道歉。”
杜玲听后十分欣慰,鼓励他要好好珍惜这份亲情。
不久后,杜玲组织了一场家庭聚会,把杜枝、李东、李伟、辛薇一家都叫了过来。
聚会上,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。
杜枝主动给杜玲夹菜,李东也拉着李伟的手,红着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