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头落了地,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:“嫂子,谢谢你能这么体谅我,那我以后就不客气啦。”
嫂子拍了拍秦燕的肩膀:
“这就对喽,远亲不如近邻,咱不用搞得那么复杂。”
从那以后,秦燕再收到嫂子的东西时,真诚地道谢即可,不必再为回礼愁,两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自在了。
过了一阵子,小区里组织厨艺比赛。
嫂子兴致勃勃地跑来邀请秦燕一起参加。
秦燕本想拒绝,可看着嫂子期待的眼神,便答应了下来。
比赛当天,秦燕现参赛的大多是妇女们,她有些紧张。
嫂子看出她的不安,笑着安慰她。
轮到秦燕上场时,她做了一道拿手的凉拌菜。
评委品尝过后,纷纷点头称赞。
嫂子则展示了她的招牌饺子,精致的包法和独特的馅料赢得阵阵喝彩。
最后结果出来,嫂子得了第一名,秦燕获得了优秀奖。
嫂子高兴地抱住秦燕:“燕子,多亏了你陪我来。”
秦燕也笑道:“嫂子,跟着你沾光了。”
经过这次活动,秦燕和嫂子的感情更好了。
秦燕现原来除了互相送礼之外,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增进邻里感情。
而嫂子也因为秦燕的陪伴,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。
从此,秦燕彻底放下了心理负担,真正融入了这种温馨的邻里生活之中,她们的邻里情谊如同美酒,越陈越香。
几个月后的一天,秦燕下班回家,看见嫂子正在楼道口愁眉苦脸的。
秦燕赶紧上前询问,原来是嫂子的儿子工作调动要搬到另一个城市,嫂子舍不得这里的邻里街坊。
秦燕拉着嫂子的手安慰道:“嫂子,虽然距离远了,但现在交通方便,想见面随时都能行。
再说咱们可以经常视频聊天呢。”
嫂子擦了擦眼泪点点头。
到了搬家那天,秦燕帮忙收拾东西,还准备了一份特别的送别礼物——一本装满了她们合照以及邻里趣事的相册。
嫂子接过来感动不已。
车子缓缓开走,嫂子探出头不停地挥手告别。
秦燕看着远去的车,心里空落落的。
不过她很快振作起来,在小区里主动承担起照顾其他独居老人的事情,就像当初嫂子照顾大家一样。
偶尔嫂子打来电话,秦燕总会分享小区里生的新鲜事,仿佛距离并没有拉开她们的情谊。
而小区里其他人也被秦燕带动,邻里关系愈和谐温暖,这段邻里情成为大家心中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存。
一年后,嫂子的儿子在新城市站稳脚跟,买了大房子,邀请嫂子过去长住。
嫂子很想念秦燕和老邻居们,犹豫不决。
秦燕得知后,劝嫂子过去享清福。
“嫂子,您辛苦大半辈子了,该好好休息下,我们一直都会挂念您的。”
嫂子最终决定前往。
临行前,她托人带回许多那边的特产给邻居们。
秦燕收到特产,感慨万千。
她把嫂子的问候带给每一位邻居,并提议大家录制祝福视频送给嫂子。
不久后,秦燕所在的小区被评为模范社区,其中邻里和睦是重要原因。
秦燕代表小区居民接受采访,讲述了与嫂子的故事。
采访播出后,引起很多人的共鸣。
而在远方的嫂子看到报道,欣慰落泪。
她与秦燕约定,每年回来小住一段时间,重温旧时光。
秦燕满口答应,她知道这份跨越距离的邻里情永远不会褪色。
此后,秦燕依然积极维护邻里关系,小区里处处洋溢着温情,就像嫂子还在这里一样。
几年后,秦燕所在的小区进行改造,许多老房子面临拆迁。
秦燕担心这会影响邻里间的感情,毕竟大家可能会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居住。
但令她意外的是,邻居们自地组织起来商量对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