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生活不易,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体谅和关爱。
只要手上稍有一些余钱,他便会毫不犹豫地给家里购置各种生活用品。
就在去年冬天,尽管自己都舍不得穿上价格昂贵的衣服,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花费800元为父亲选购了一件暖和的羽绒服。
也许正是因为从小生长在贫苦家庭,听多了父母的艰辛诉苦,志新才养成了这般懂事孝顺的性格吧。
父母紧紧地逼迫着志新,不断向他灌输着早日独立、尽早为家庭付出的观念。
这种本末倒置的亲子关系就这样悄然形成了。
那时候的志新,其实也不过刚刚能够照顾好自己而已,但父母却早早地将期望寄托在了他身上,渴望他能够关照他们的情绪,处理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琐事。
单纯而懵懂的志新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这个家庭牺牲自我。
如果从二十岁开始计算的话,一直到如今三十六岁,整整十六年的时光里,他竟然始终未曾察觉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。
他依然和父母紧密地捆绑在一起,仿佛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然而,残酷的现实却如同一记又一记沉重的耳光,狠狠地扇在了志新的脸上。
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打击,让他身心俱疲。
终于,在经历了无数次痛苦的挣扎之后,他开始逐渐从混沌中苏醒过来。
此时此刻,志新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无奈。
他深知这辈子已经无法摆脱这段畸形的亲子关系所带来的阴影,但他暗暗誓,如果有来世,如果还有重新投胎做人的机会,他宁愿与父母形同陌路,此生永不相识,哪怕到老死也不再有任何瓜葛。
志新看着手机屏幕上父亲的消息,久久没有回复。
他深吸一口气,决定不再逃避,必须和父亲好好谈一谈。
他编辑短信道:“爸,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按你们的想法活着,现在我想为自己活一回了。
我知道你们年纪大了需要照顾,但之前我付出的够多了。
以后我每个月会固定给你们一笔生活费,但不会再无底线地满足你们所有需求。”
消息出去后,父亲很快打来电话,愤怒地质问他怎么变成这样。
志新平静地诉说着多年的委屈,父亲哑口无言。
挂了电话后,志新感觉像是解开了一道枷锁。
此后,志新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。
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,这是他小时候的梦想。
虽然父母偶尔还是会抱怨,但志新不再动摇。
他明白,人生苦短,他不能再被原生家庭的阴影笼罩一辈子,要勇敢地走向属于自己的阳光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志新的绘画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。
他参加了当地的一个小型画展,没想到他的作品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。
在画展上,他结识了一位同样热爱绘画的姑娘叫晓萱。
晓萱被志新的故事打动,她鼓励志新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勇敢地追求新生活。
两人慢慢成为了朋友,经常一起探讨绘画技巧,分享生活趣事。
随着交往渐多,爱情的种子也在他们心间悄悄种下。
志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支持,这种感情不同于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压抑和束缚。
一天,志新带着晓萱回家看望父母。
父母一开始并不看好他们的恋情,但志新坚定地表示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。
父母看到志新的改变和执着,最终也只能默默接受。
志新知道,他彻底走出了原生家庭的阴影,正朝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大步迈进,和晓萱携手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。
志新和晓萱的感情愈深厚,他们计划着开一家小小的画廊。
经过几个月的筹备,画廊顺利开业了。
开业那天,许多人前来祝贺,包括志新以前的同事和晓萱的朋友。
志新的父母也来到了画廊,看着热闹的场景,他们意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