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在意,甭管大朝会小朝会紧急朝会,但凡让他抓住机会,文武百官一个也别想跑,屁股底下有点屎就得让他一顿参。
两个月前宗秦客的弟弟宗楚客收了下官的好处,被骆观光知道后,当着宗秦客的面参宗楚客,好悬没给宗秦客气死。
这样的骆宾王,李存希很喜欢,但百官能喜欢,才见鬼了。
回忆了一番骆宾王的战绩,李存希定睛一看,骆宾王已经从人群之中走出来了。
一看骆宾王从怀里掏出来的文书,李存希赶忙道:
“诸位爱卿,既然无事,朕就要说些事了。”
骆宾王:???
他低头看了一眼掏出一半的文书,又看了看李存希一脸正经的表情,又把文书塞回怀里,退回自己的位置上坐下。
一次不参无伤大雅,跑得了和尚,也跑不了庙。
李存希目睹骆宾王退回去,便看向汉王李贤。
“朕自从听闻皇兄李贤未曾离世,流落在外,朕心中甚是悲痛,故而四下寻找,最终还是找到了皇兄。”
“因而,朕派人将皇兄一家接回洛阳,从今往后留在洛阳。”
武承嗣带头喊道:“陛下圣明,陛下圣明啊!”
百官附和起来:“陛下圣明!”
张柬之跟着众人喊了一遍,等到群臣停下来,便走出了朝班,朝着李存希俯首。
“陛下,臣有话要说。”
“臣自从为官以来,几乎难以歇息,如今臣年迈体衰难以支撑,臣请致仕归养,回老家颐养天年。”
张柬之俯身一拜,双手奉上文书。
李存希嘴角抽动两下,而后用眼神示意上官婉儿去把文书拿上来。
他对张柬之还是了解的。
这老头属于大器晚成的一类人才。
他年轻的时候就出仕过,当时大抵还是前唐的高宗皇帝时期,但当时一直担任的小官员,比如小县的县丞。
直到张柬之64岁那年,也就是689年,武则天登基的前一年,号永昌元年,当时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,考生一千多个人,张柬之名列第一。
后来经过狄仁杰的举荐,才让他在武则天登基之后,成功的当上了宰辅。
当宰辅这才第八年,他就累的不想当了。
真是……打的李存希措手不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