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:林渊的下一步计划,返回京城
林渊那句石破天惊的问话,像一颗被投进寒潭的石子,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。
月光如水,静静地流淌在官道上,将两人的影子拖拽得细长。
周遭万籁俱寂,只有夜风吹过荒草的呜咽,衬得那份沉默愈沉重。
这个问题,与方才在马背上指点江山、算计江南的快意截然不同。
那是在一张空白的棋盘上落子,而此刻,他们要面对的,是一盘早已被无数高手下得错综复杂、几近崩溃的死局。
棋盘的另一端,坐着的是一位生性多疑、刚愎自用,却又掌握着天下最高权力的帝王。
柳如是的心,方才因智慧与谋略的共鸣而火热,此刻却被这冰冷的现实一点点浸透。
她那颗刚刚被“智者之心”
重塑的大脑,正以前所未有的度飞快运转。
崇祯皇帝。
这两个字在她脑海中浮现,不再是戏文里那个遥远模糊的符号,而是一个由无数信息构成的,活生生的人。
她仿佛能看到他坐在龙椅上的模样——疲惫、焦虑、固执,眼底深处藏着对所有人的不信任。
他信任过袁崇焕,结果是凌迟;他倚重过杨嗣昌,换来的是四面楚歌;他依赖过满朝文武,得到的却是党同伐异和临阵脱逃。
信任,是这位皇帝身上最稀缺,也最昂贵的奢侈品。
“难。”
许久,柳如是才从唇边吐出这一个字。
她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一种不容辩驳的重量。
“圣上之心,早已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围城。
城外的人想进去,城里的人……他自己也不愿出来。
我们身份太低,言语太轻,就像两粒微尘,别说叩开城门,便是想靠近城墙,都会被守城的禁军乱棍打出。”
她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,只是冷静地将所有障碍一一剖开,摆在林渊面前。
“其一,身份之碍。
大人您是锦衣卫校尉,在寻常百姓眼中是官,但在天子脚下,在那些公侯阁老眼中,不过一鹰犬走卒。
而我……更是不堪。
一个青楼女子妄议国事,只会被当成疯言疯语,甚至被视为不祥之兆。”
“其二,朝堂之困。
京中朝堂,早已不是铁板一块。
东林、阉党、勋贵、楚党……盘根错节,互为掣肘。
我们若想崭露头角,必然会触动某一方的利益,届时不等我们见到圣上,就会被无数暗箭射成筛子。”
“其三,圣心之疑。
这才是最根本的。
圣上连朝夕相处的重臣都无法完全信任,又怎会相信两个突然冒出来的无名之辈?我们的任何建议,在他看来,都可能包藏祸心。
我们越是表现得急切,他便会越是怀疑我们的动机。”
她分析得条理分明,字字诛心。
每一条,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。
说完,她便不再言语,只是静静地看着林渊,等待着他的答案。
她想知道,面对这样一座绝望的高山,这个男人,要如何攀登。
林渊静静地听着,脸上没有丝毫意外或沮丧。
柳如是能看到这一切,恰恰证明了她的价值。
他需要的不是一个盲从的追随者,而是一个能看清所有危险的了望手。
他忽然笑了。
那笑容在清冷的月光下,显得有些莫测,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痞气。
“如是,你说的都对。”
他勒住马,让马儿悠闲地啃食着路边的干草,“所以,我们不进他的‘围城’。”
柳如是眼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“我们不求他信。”
林渊伸出一根手指,在空中轻轻摇了摇,“信任,不是求来的,是打出来的。
当一个人快要渴死在沙漠里,你捧着一碗水送到他面前,他会怀疑水里有毒。
可如果你能当着他的面,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