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二泉映月》是上世纪华夏国的一位民间音乐家所作。
曲调忧伤沧桑凄凉中又不乏昂扬奋进,穷困潦倒中又蕴含着对美好光明的向往。
要拉好这曲子,不仅要了解作曲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者当时的生活背景,还要求演奏者有很高的演奏技巧。
演奏这曲子时,对使用抖弓的技巧要求很高。
对曲调层次的把握,节奏与度的掌控,也有很高的要求。
当然,这都难不倒张去益。
系统的强大之处就在于,以神秘的方法让他在瞬间掌握他所学习的东西。
张去益正襟危坐。
如泣如诉的二胡声立刻在训练室中流淌。
这不是张去益第一次使用二胡演奏《二泉映月》。
小时候跟随孤儿院的那位老师学琴时经常演奏这曲子。
但现在他对这曲子的理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
他故意在演奏时丢了两个顿弦。
不能表现得太完美了!
求教者总得有缺点!
演奏完毕,他满怀期望地看着孙教授,表现也一副虚心求教的姿态。
“啪啪!”
满头银的孙教授情不自禁的为张去益鼓掌。
“好!
真没看出来,你小小年纪竟将这曲子演奏到如此水平。
虽在技法上略有小疵,但对情感的把握可以说,在我多年的教学中,很少见到有学生能达到你这个水平!
好!
好!”
老教授欣喜地看着张去益,像是现了一块稀世珍宝。
“你以前师从哪位老师?”
孙教授问道。
在孙教授的意识里,对二胡演奏有如此高造诣的人,又如此年轻,肯定师从过名师。
“小时候跟孤儿院的一位老师学过两年,后来,就没摸过二胡了。
现在有时间了,想再学习学习,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。”
他谦逊地回答道。
孙教授似乎有点不信,但看到张去益真挚的眼神,没追问下去。
“还学过什么曲子?”
他问。
“二胡曲目几乎都拉过!”
语不惊人死不休。
在孙教授面前,张去益打算高调到底。
“拉一曲《赛马》吧!”
孙教授道。
《赛马》在二胡曲目中难度不高,属四级曲目。
但对二胡演奏的基本技法的要求很高。
换把、快弓、拨弦等技法若不能娴熟自如地运用,很难把控曲子的节奏,将万马奔腾的气势表现出来。
张去益又故意犯了一两个小错。
没有名师教导的学生技巧上有些瑕疵最是正常不过的了,否则的话要老师干什么?
孙教授拿出笔和本子,边听边记。
演奏完《赛马》,孙教授没说什么,仍然在本子上写着什么。
“《汉宫秋月》会吧,继续!”
《汉宫秋月》这曲子是二胡十级曲目,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都有很高的要求,是华夏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。
张去益调整了一下情绪,开始表演。
《汉宫秋月》是一叙事性的音乐曲目,改编自古琴曲《汉宫月》,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抒情性。
很快,在张去益的弓下,汉宫中宫女忧怨悲愁的情绪就在琴声中漫延开来。
这一次,张去益没有放水,整曲子,他力求完美,从开始到结束,整曲子没有出现一点瑕疵。
在系统殿堂里的深度学习之后,他的艺术表鉴赏水平和音乐表现力都达到了大师级的水平。
可以说,与老教授相比,他的演奏水平只高不低。
“好!
好!”
果然,孙教授听完《汉宫秋月》之后,顿时两眼放光,连声叫好。
“你叫张去益吧?只是在小时候学过两年二胡?这么说,这么多年,你都是一个人摸索着学习的?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