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 陈风一时间却不知道该盼着什么,他从万里之外的上海跑来,本想着放弃所有的欲望,就当个闲散的旅人寻找生命的宁静。
可当亲眼看见如此壮阔的山河与可爱的人们,当身侧传来女孩喃喃的自语和幽幽的发香。
陈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心有些乱了,于是在流星尾巴即将消失的刹那,他下意识地默念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五章拾花大军(第2/2页)
“希望小麦的愿望都能实现。”
清晨的空气最能驱散宿醉的疲乏,陈风醒来的时候天还黑黢黢的,隔着窗户只能从山那头看到一丝微弱的白光。
蹑手蹑脚地穿衣出门,独自走在刚苏醒的棉田里,他发现吴叔一家竟也早早起了床。
“新疆这边天亮得晚,但我爸我妈闲不住,总还是按照老家的作息,说既然拿了东家的钱,就要尽心尽力办事,早点把棉花收完才是我们的本分。”
吴叔和吴婶的普通话不好,“鸡同鸭讲”般说了几句后便主动拉来了他们最小的那个女儿吴婷当“翻译”。
清冷的风拂面而过,在莎车的一方棉田旁,陈风终于听到了“拾花客”亲口讲述他们的故事。
和其他每年如候鸟般准时向西迁徙的“拾花客”一样,吴叔的老家本来就是产棉区。
但因为没有像新疆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所以随着2000年后市场对棉花品级的要求越来越高,当地绝大部分农民便都陆续转种了其他作物。
吴叔一家也跟了风,像水稻、麦子、果树这些利润丰厚的品种他们全试过,但受制于种植技术和资金成本的问题最后都没成功。
时至今日,每年来新疆采棉都是这个五口之家的最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哪怕需要跨越大半个中国,“风餐露宿”在棉田里将近两个月的时间,顶着烈日整天整天弯腰劳作,他们也还是会在每一个秋初准时登上火车。
生长在喀什大地上的洁白云朵不仅养活了新疆的棉农们,也让吴叔一家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“拾花客”有了盼头。
“爸妈说了,等这趟采完棉花我的学费就攒够了,哥哥们为了帮衬家里都没读上高中,所以我得好好争气,以后努力当个大学生。”
吴婷讲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格外坚定,甚至有种“视死如归”的感觉,仿佛是已经将整个家族的责任背在了自己的肩上。
陈风此刻的心情有些复杂,他有着差不多的境遇,所以能够感同身受。
但区别是吴婷将“回报”家庭视作人生目标,而自己则痛恨永远只会索取的父母。
“突突突”的马达声从远及近,此起彼伏,陈风的思绪被拉回了现实。
他遥遥望去,发现原来是村里的棉农们开始陆陆续续骑着三轮来给自家的“拾花客”送早饭。
刚刚烤好的油馕和新鲜的牛奶足以为一天的辛苦劳作提供能量,橙红的阳光从山那头恰好洒了过来,把吐着白絮的棉花染成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