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上。
赵东早早的吃完饭,带上老婆点好的钱,在女人的一声声钱放好,路上小心点的关心中出发去镇上。
原本赵父不放心的想陪着去来着。
顺便也看看那个仓库。
后面想想家里的活计也蛮多的,今天要把新灶砌上,想想孩子大了自己折腾吧,就没去。
镇上儿子的产业,什么时候去看都行。
农村人基本上没啥娱乐,吃过饭,大多时候都是坐在门口织网,看着赵东骑着自行车风一阵的过去,毫不避讳的讲究起来。
反正赵东已经骑车走远了,讲的大声一点他也听不到。
“……啧啧啧……,看看东子这自行车骑得,满村子找也没有一个舍得这么糟践的……。”
“我家的买来就像宝贝似的供着,就怕脏了、磕了、碰了的整个一祖宗……。”
“谁家都一样,东子昨天才从老丈人家回来吧?一大早上急急忙忙的这是又干啥去了?”
“那谁知啊,反正钱多想怎么花怎么花。”
“也是哈,哎,现在他开大船出海,不知道码头停靠着的那条十多米的大船怎么安排的……。”
“没听说。”
“晚点过去探探口风,要是放出来不知道我家有没有机会。”
“怕是轮不到你家吧,盯着的人多着呢,还有村里那帮小年轻的,天天过去帮着干活出力的,那能白干?”
“试试呗,万一呢,退一步讲,成就成不成也没啥。”
“那倒也是。”
贫富差距拉的过于大了,根本不在一个高度,村里人现在能心平气和的说八卦,言辞间没有那么尖锐了。
赵东到了批发市场。
赵红看到他只顾得上说了句,“东子来啦。”然后就一直脚不沾地的在忙。
可能是临近过节了,市场里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。
自己家买卖,没有站着看热闹的道理,赵东撸起袖子先在批发市场帮着忙活,买仓库的事,可以晚点在过去。
早都没着急,更不能差这么一会。
几天不见市场大变样了,粗粗扫了一眼过去,最少能看到四五十种海鱼,各种贝类多的就不用说了。
感觉近海远海的大鱼都摆上了摊位,什么黄芪金枪鱼、蓝芪金枪鱼、大王乌贼、鳕鱼、龙鱼等等,看的人眼花缭乱的。
还有不少的秋刀鱼、黄花鱼、鲷鱼……。
而数量最多品种最全又最受欢迎的非石斑鱼莫属。
老鼠斑、东星斑、西星斑、杉斑、老虎斑、青石斑、红蓝瓜子斑、芝麻斑、燕尾斑、七星斑,还有大龙趸石斑鱼……。
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,简直比赵东捅了石斑鱼窝那次还多。
颜色艳丽的苏眉青衣,在配上旁边各种猪齿鱼。
除了这些以外,各种远海近海的大龙虾也有,数量最多的是小青龙,其他的大彩电龙虾和琵琶虾也不少。
赵东帮着大客户送货看了一圈,要说干货店,还是他们家铺面最大,摆在外面的品种最全。
什么鱼干、鲍鱼干、生蚝干、鱿鱼干、干贝、虾皮、虾干、海参、海带等都有,甚至连鱼胶都摆了一点点。
估计是最近他没在家,大姐夫拿过来的,反正也不是大精品,拿了就拿了吧。
算是装点门面了。
现在这个新批发市场已经完全取替了老市场,从客流量上完全能体现出来。
生意火爆的铺子,一般的小散户过来买货,有的摊主都没时间去招待,批发都忙不过来呢。
诸如赵东他们家。
胡母拉他到一边,传授卖货之道,“东子,你别在这边添乱了,这些买几斤货的人好多都是老顾客,你就让他们自己挑选,不用管,也不用跟着……。”
这时候有人问价格,胡母还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的想都不用想的抽空回道。
“鱿鱼干两块五毛,铺子里的干货都是自家船上下来的,品质绝对好,你就放心买吧,这些都咱家老顾客过来回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