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每一个字和每一个符号。当看到那些奇怪的符号时,陈瑶突然眼前一亮。
“这些符号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,说不定是甲骨文或者金文。”陈瑶说道,“我认识一个研究古文字的教授,或许他能看懂这些符号的意思。”
陈瑶立刻给那位教授打了电话,把笔记本里的符号拍了照片发过去。教授说需要几天时间研究,让我们耐心等待。
在等待教授回复的这几天里,家里的诡异事情越来越多。黑影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,有时甚至会在卧室门口徘徊,我能清晰地听到门外的脚步声。
第三章:符号的秘密与教授的警告
黑影的频繁出现让我彻底陷入了恐惧,每晚都要开着灯才能勉强入睡,耳边总回荡着若有若无的脚步声,仿佛下一秒那模糊的轮廓就会推开卧室门。陈瑶担心我的安全,索性搬来和我同住,两个女孩挤在一张小床上,彼此的呼吸声成了唯一的慰藉。
三天后,陈瑶接到了古文字教授的电话,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凝重。我们立刻赶往教授的工作室,那是一间堆满古籍的小房间,空气中飘着旧纸张特有的霉味。教授将打印好的符号照片铺在桌上,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。
“这些不是甲骨文,也不是金文,更像是一种失传的‘镇魂文’,常见于明清时期的民间驱邪典籍。”教授推了推眼镜,语气严肃,“我翻译出了大部分内容,你们看——‘赤木合,阴地聚,血米引,魂归处’,还有一句关键的‘红衣泣,莫回头,一错万劫不复’。”
“‘赤木合’应该指的就是那两块木牌,‘阴地聚’是说仪式要在阴气重的地方,‘血米引’难道是用血液和糯米做引?”陈瑶迅速抓住重点,可最后一句“红衣泣”让我心头一紧——奶奶遗照里穿的是黑色寿衣,可我总在半梦半醒间,看到一个穿红衣的女人站在遗照旁。
教授突然叹了口气,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,封面上写着《民间异闻录》。“你们要找的仪式,记载在这里。”他翻开其中一页,上面画着和木牌一样的图案,“这个仪式叫‘双木镇魂’,需要在子时三刻,也就是凌晨零点四十五分,在死者的墓地前进行。用黑狗血混合朱砂涂满木牌,再将糯米撒成圈,把木牌放在圈中心,念三遍镇魂文。但有个禁忌——仪式过程中无论听到什么声音,都不能回头,尤其是女人的哭声。”
“为什么不能回头?”我追问。
“书中说,被镇压的灵体最喜欢化作死者的模样,用哭声引诱活人回头,一旦回头,灵体就会钻进人的身体,占据宿主的魂魄。”教授的目光落在我身上,“而且你们要注意,这个灵体似乎和‘红衣’有关,如果仪式时看到穿红衣的影子,一定要稳住心神。”
离开教授工作室时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我们去宠物店买了黑狗血,又在超市买了糯米和朱砂,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奶奶的墓地。可当晚发生的事,让我们意识到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半夜十二点,我突然被一阵女人的哭声吵醒。那哭声很轻,像是从客厅传来,带着说不出的哀怨。陈瑶也醒了,我们屏住呼吸,透过卧室门的缝隙往外看——客厅里的灯不知何时亮了,奶奶的遗照前,竟站着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!
女人背对着我们,长发披散在肩上,身形和奶奶有几分相似。她缓缓伸出手,抚摸着遗照里奶奶的脸,哭声越来越大。我吓得浑身僵硬,陈瑶紧紧抓住我的手,在我耳边低声说:“别出声,她还没发现我们。”
就在这时,红衣女人突然转过身来——她的脸是模糊的,没有五官,只有一片漆黑!她朝着卧室的方向看了一眼,缓缓走了过来。我们赶紧缩回身子,躲在门后,心脏狂跳不止。
脚步声越来越近,停在了卧室门口。我们能听到她的呼吸声,粗重而冰冷。过了几分钟,脚步声又慢慢远去,客厅的灯也灭了。我们不敢出去,直到天快亮时,才敢打开卧室门——客厅里空荡荡的,遗照里奶奶的姿势又变了,这次她的手指向了门口,像是在指引我们去某个地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