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页,突然发现纸页边缘多了一行字,是用红色写的,字迹扭曲,像在发抖:“你看到了,你也会变成我。”
“啊!”林薇尖叫着把日记本扔在地上,红色封面摔开,里面的纸页哗啦啦地翻,最后停在一页空白纸上。但那空白纸页上,正缓缓渗出红色的痕迹,像有人在纸页背面用鲜血书写,字迹一点点透过来,组成一句话:
“晚上别开楼道的灯,它会来找你。”
第二章:楼道里的脚步声
林薇一夜没睡。
她把日记本锁进行李箱,又用椅子抵着抽屉,可还是不敢闭眼。只要一想起那行渗血的字,她的后背就冒冷汗。天快亮时,她实在撑不住,趴在书桌上睡着了,梦里全是红色的日记本,还有一个看不清脸的女孩,站在楼道里对她笑。
“咚咚咚。”
敲门声把林薇惊醒,窗外已经大亮。她揉着眼睛去开门,门口站着一个穿灰色外套的老太太,头发花白,手里端着一碗粥。
“小姑娘,刚搬来的吧?”老太太的声音很哑,像砂纸在磨木头,“我住401,姓张,昨天听中介说新邻居来了,给你熬了点粥。”
林薇愣了一下——401的张奶奶?跟日记里写的一模一样。她看着老太太布满皱纹的脸,想起日记里“身上有东西”的说法,心里有点发毛,但还是接过粥:“谢谢您,张奶奶。”
“客气啥。”张奶奶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薇的手,突然抓住她的手腕,指尖冰凉,“你是不是碰了抽屉里的东西?”
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,刚想否认,张奶奶又说:“那本红皮日记,对吧?”
“您……您怎么知道?”
张奶奶叹了口气,松开手,眼神暗了下来:“那是三十年前,住在这里的一个姑娘的。叫苏晓,跟你差不多大,得了重病,跟她妈妈住在这里。后来……就没了。”
“没了?怎么没的?”林薇追问。
张奶奶却不说话了,只是摆了摆手:“粥趁热喝,以后别碰那本日记,也别在晚上开楼道的灯。记住了。”说完转身往楼上走,脚步很慢,背影在狭窄的楼道里显得格外单薄。
林薇端着粥回到房间,没什么胃口。她打开行李箱,那本红皮日记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,封面的褐色划痕似乎更深了。她犹豫了一下,还是把日记拿了出来,翻开昨晚看到渗血字的那一页——奇怪,那行红色的字不见了,纸页还是原来的样子,只有边缘有点发皱,像被水浸过。
“难道是我眼花了?”林薇喃喃自语。她又往后翻,后面的纸页大多是空白,只有最后几页写着字,字迹越来越潦草,墨水混着褐色的痕迹,像是血:
“1998年10月5日,黑。妈妈不见了,我找了好多天,没人理我。楼道里的灯坏了,我走的时候,听到身后有脚步声,跟在我后面,一步一步,好慢。”
“1998年10月8日,血。我在日记本里看到了血,不是我的。它在纸上写,妈妈在它那里。我好怕,我想离开这里,可是门打不开。”
“1998年10月10日,我。它来了,它摸我的头发,跟妈妈一样。它说,我会变成它的一部分,永远留在这里。”
最后一页,只有一个用血画的圈,圈里是一个模糊的人影,像苏晓,又像别的什么东西。
林薇看得手心冒汗,她合上日记,想把它扔了,可又觉得不对劲——如果只是本普通的旧日记,张奶奶为什么会特意提醒她?如果真的有鬼,为什么只在日记里留下痕迹,不直接来找她?
下午,林薇去楼下超市买东西,遇到了住在201的王大爷。王大爷坐在楼下的石凳上抽烟,看到林薇,主动打招呼:“小姑娘,住302?”
“嗯,刚搬来。”林薇点点头。
“唉,那屋子……”王大爷叹了口气,猛吸了一口烟,“三十年前,住过一个叫苏晓的姑娘,后来跳楼了,就在这栋楼前面的梧桐树下。听说她疯了,总说有人跟着她,还说日记本里渗血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