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委屈。
“我……”林墨张了张嘴,说不出话来。
“我不想害人的。”阿晚低下头,手指绞着嫁衣的衣角,“当年我不愿意冥婚,是因为我喜欢的人不是他。我喜欢的人姓林,他是个读书人,住在这里隔壁,我们经常在老槐树下说话。后来他走了,去城里上学,说会回来娶我,可我等了很久,他都没回来。我家里人要逼我冥婚,我没办法,只能吊死在这里。”
林墨看着她,心里突然有点难受。“那你为什么找我?”
“因为你姓林,而且……”阿晚抬起头,看着他的眼睛,“你跟他长得很像。”
林墨愣住了,他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,奶奶说过,他爷爷年轻的时候,就是个读书人,曾经在城郊的老宅住过。难道阿晚说的人,是他爷爷?
“你说的人,是不是叫林建国?”林墨问。
阿晚的眼睛突然亮了:“对!就是他!你认识他?”
“他是我爷爷。”林墨说。
阿晚愣了很久,然后笑了,眼泪却掉了下来:“原来你是他的孙子……这么多年了,他还好吗?”
“我爷爷已经去世了。”林墨说,“他去世前,总跟我说,他年轻的时候,在城郊认识了一个姑娘,很喜欢她,可后来因为家里的原因,没能回来娶她,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。”
阿晚的眼泪掉得更凶了,她转过身,看向老槐树的方向:“我就知道,他不是故意不回来的。”
那天晚上,阿晚跟林墨说了很多话。她说她被困在这屋里七十多年,每天都在等林建国回来,看见林墨的时候,还以为是林建国回来了。她说她不是想害林墨,只是想完成当年的遗憾,跟喜欢的人的后代,办一场冥婚,这样她就能安心地离开了。
林墨听着,心里五味杂陈。他知道冥婚很荒唐,可看着阿晚难过的样子,他又不忍心拒绝。“那冥婚……要怎么办?”他问。
阿晚笑了,眼睛里有了点光彩:“很简单,七月十五那天晚上,你穿着礼服,我穿着嫁衣,在西厢房拜堂,拜完堂,我就走了,不会再缠着你了。”
林墨点了点头,他决定帮阿晚完成这个遗憾。
第三章 拜堂之夜
七月十五很快就到了。
这天晚上,月亮被乌云遮住,院里黑漆漆的,只有西厢房里亮着红烛,火光摇曳,映得墙上的喜字忽明忽暗。林墨穿着纸做的礼服,站在屋里,心里有点紧张,又有点难过。
阿晚穿着红色的嫁衣,从屏风后走出来。她的头发梳成了发髻,插着一支银色的簪子,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,看起来很美丽。“哥哥,准备好了吗?”她问。
林墨点了点头。
阿晚走到他身边,拿起他的手,她的手还是冰凉的,可林墨却觉得很温暖。“我们开始吧。”她说。
屋里没有司仪,只有他们两个人。他们对着天地拜了三拜,又对着西厢房的房梁拜了三拜——那是阿晚当年吊死的地方。拜完堂,阿晚看着林墨,笑了笑:“谢谢你,哥哥。”
“不用谢。”林墨说,“这样你就能安心离开了吗?”
阿晚点了点头,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,慢慢飘了起来。“我要去找他了。”她说,“他等了我一辈子,我也等了他一辈子,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。”
林墨看着她,眼眶有点红。“一路走好。”他说。
阿晚笑了笑,身体越来越透明,最后消失在了空气里。屋里的红烛突然“噗”的一声灭了,只剩下满地的烛泪。
林墨站在屋里,愣了很久。他走到梳妆台前,看见上面放着一支银色的簪子,是阿晚刚才插在头发上的。他拿起簪子,簪子很凉,上面刻着两个小字:“晚晚”。
第二天早上,林墨醒过来,发现屋里的红烛、喜字都不见了,西厢房里空荡荡的,只有那支银色的簪子还在梳妆台上。他走出屋,院里的老槐树不知道什么时候抽出了新芽,绿油油的,看起来很有生机。
林墨把簪子收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