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回那个地方,不敢提起他的名字。听说你为他立了牌位,做了法事,我们心里好受多了。以后,我们会经常去寺庙看他,陪他说话。”
没有署名,但林薇知道,这是小宇的爸妈写的。她握着照片,眼泪又一次涌了上来。这一次,不是因为恐惧,而是因为欣慰。小宇终于得到了父母的陪伴,也得到了真正的安息。
她把照片放在客厅的桌子上,旁边摆着一盆小小的绿植。从此,每天早上出门前,她都会对着照片笑一笑,像是在和小宇打招呼;晚上回家后,她会跟照片里的小宇说几句话,告诉她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老楼依旧安静,林薇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。她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,认识了新的朋友,偶尔会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。朋友们不知道这房子里曾经发生的诡异故事,只觉得这里温馨又舒适。
有一次,一个朋友看到桌子上的照片,好奇地问:“这是你弟弟吗?看起来好可爱。”
林薇笑着说:“算是吧,一个很可爱的小朋友。”
她没有说太多,有些故事,只需要放在心里就好。小宇的存在,像是一道印记,提醒着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,也让她明白,善意和尊重,能化解所有的执念和痛苦。
偶尔,在深夜,林薇会隐约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笑声,像是小孩子的嬉闹声。她知道,那是小宇在和她告别,告诉她他现在很快乐。她会对着窗户笑一笑,轻声说:“小宇,晚安。”
微波炉的嗡鸣声,早已消失在岁月里,但那个叫小宇的孩子,却永远留在了林薇的心里。他让她明白,有些恐惧,源于未知;有些救赎,源于善意。而每一个生命,无论长短,都值得被尊重,被铭记。
第四章:尘封的真相
时间过得很快,林薇在老楼里住了一年多。这一年里,她按时去寺庙给小宇的牌位上香,偶尔会遇到一对中年夫妻,他们总是默默地站在牌位前,放上一束鲜花,然后悄悄离开。林薇知道,那是小宇的爸妈,她从未上前打扰,只是远远地看着,心里充满了欣慰——小宇终于不再孤单了。
本以为生活就会这样平静地继续下去,可一个偶然的机会,林薇发现了一个关于当年事故的“秘密”,这个秘密,让她对小宇的遭遇有了新的认识。
那天,林薇在整理房间时,翻出了之前房东给她的租房合同,合同后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是房东的字迹,写着“六层钥匙备用,藏在门口电表箱上”。林薇觉得奇怪,她入住时,房东已经给了她钥匙,怎么还有备用钥匙藏在外面?
她走到门口,打开电表箱,果然在上面找到了一把生锈的钥匙。钥匙上没有任何标记,看起来已经放了很多年。“这把钥匙是开哪里的?”林薇疑惑着,试着用钥匙开了开房门,打不开;又去开厨房的柜子,也打不开。
最后,她走到客厅的储物柜前,这是前任租客留下的旧柜子,她一直用来放杂物,从来没锁过。她把钥匙插进锁孔,轻轻一转,“咔哒”一声,柜子锁开了。
林薇打开柜门,里面除了一些旧衣服和杂物,还有一个尘封的铁盒子。铁盒子上了锁,她试着用备用钥匙去开,竟然也打开了。盒子里放着一本日记,还有几张照片和一张医院的诊断书。
日记的主人,是小宇的妈妈。林薇犹豫了一下,还是翻开了日记,她知道这样做不对,但她想知道,当年事故的背后,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。
日记从十年前开始写起,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。“小宇今天学会了走路,虽然走得摇摇晃晃,但真的好可爱。”“小宇掉了第一颗牙,我把乳牙用红绳系起来,希望他能健康长大。”“最近工作太忙,陪小宇的时间太少了,心里好愧疚。”
直到事故发生前一周,日记的内容开始变得沉重。“最近总是失眠,一闭上眼睛就看到小宇出事的画面,好害怕。”“微波炉放在地上太危险了,明天一定要把它固定在台面上,不能再让小宇靠近。”“今天小宇又去摸微波炉,被我骂了一
